10月26日—27日,中国民航航空安全信息研讨会在中国民航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民航总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办、中国民航大学承办,是我国民航安全信息领域的首次学术研讨会。来自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监管办、航空公司、机场、空管、中国民航大学和其它有关单位的100余位安全信息方面负责人、航空安全专家以及中国民航大学的领导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围绕“Information Benefits Safety”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会议由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徐肖豪主持,校长吴桐水致辞,总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刘亚军做了重要讲话。
刘亚军主任在讲话中指出,国际民航组织ICAO、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民航界都非常重视民航安全信息的收集、研究和利用。我国民航发展迅速,在民航安全信息管理等方面做了包括发布规章、完善信息管理系统等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民航安全的改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的安全信息工作还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发展和安全管理的需要。各单位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收集安全信息的文化氛围,鼓励员工主动、积极地报告安全隐患,实现安全信息无障碍的流动和共享。同时提高收集信息的效率,增强分析信息的能力,找出不安全事件的真正原因,制定对策,全面提高我国民航的安全水平。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28篇,来自飞行、空管、维修、机场、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从人为因素、安全信息分析、信息的有效传递等多个角度对航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交流了包括数据库、粗糙集理论、数据挖掘、模糊聚类分析等多种技术和方法在本领域的应用成果,讨论了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的现状、发展以及涉及到的法律支持、社会因素、安全文化等深层次的问题,代表了国内航空安全信息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研讨会采取大会报告、发言和提问的互动形式,民航总局、国航、南航、山航、海航、东航、厦门空管站和中国民航大学等单位的代表做了专题发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就我国民航安全信息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民航安全信息领域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会议报告,交流经验、成果和方法,研究和探索目前在国际航空安全信息领域关于安全信息的管理、收集与分析、应用与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并联系本单位实际工作建言献策,促进我国民航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共享和传播。
本次航空安全信息研讨会由中国民航大学承办,中国民航大学注重发挥民航学科专业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致力于航空安全研究、教学和培训工作,学校于1996年成立了民航安全科学研究所,现已成为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方面的支持单位。由研究所开发和主持运行的中国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Sino Confidential Aviation Safety reporting System,简称SCASS)自2004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民航安全科学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世界民航安全信息》(月刊)杂志为传播世界民航安全信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业界的欢迎。
与会者高度评价了此次研讨会,大家认为此次会议非常及时,大家充分交流了局方、企业、大学和研究单位开展的工作,有利于全行业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本次会议将会对我国民航安全信息的研究和安全信息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