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 - 新闻中心 - 地区动态
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新航站楼落成
来源:中国民航局 2007-07-30 08:33

   

    2007年7月28日上午10时30分,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新航站楼落成典礼隆重举行。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政府主席杨晶等领导出席落成典礼。
    白塔机场始建于1958年,经过1985年、1996年和2000年的三次扩建后,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D。
    为适应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保障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都机场备降,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2004年9月22日民航总局和自治区政府共同决定对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进行扩建。扩建工程分为飞行区和航站区两部分。飞行区按4E级建设,可供B-747等大型飞机起降,同时保证A380飞机备降。工程项目包括新建一条长3600米、宽45米(全宽75米)的跑道;将原有跑道加盖延长,改造为平行滑行道;新建站坪19.6万平方米,从而使站坪总面积达到31.1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放32架飞机。飞行区配套建设助航灯光、导航、气象、飞行区消防等设施。航站区新建一座54499平方米航站楼,可满足年吞吐旅客300万人次的使用要求。航站楼北侧建高架桥,南侧指廊安装11部登机廊桥。航站区配套建设广场(停车场)、消防、供电、供水、供暖、管网、制冷、污水处理、特种车库、供电外线等项目。工程总投资15.5亿元。
    2004年9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及民航相关单位共同组建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扩建工程领导小组及指挥部,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工程由中国民航机场集团公司进行项目总承包。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于2005年3月成立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扩建工程项目部,负责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扩建项目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总承包。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承担了整个扩建工程航站楼工程、飞行区工程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新航站楼工程在设计上凸现了地域特色的理念,新航站楼气势恢弘,更具张力,彩虹般的弧形主拱与延绵的蒙古包型屋顶相映成趣,白色的高架桥如洁白的哈达飘逸在楼前,蒙古文化与现代气息在这里实现完美融合。
    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扩建工程于2005年4月12日奠基,2005年5月开工建设,经过数家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数千名建设者努力奋战,经过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和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扩建工程项目部的精心组织、有关设计、施工、监理、质监等单位的通力合作、奋力拼搏,历经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一座极具内蒙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新航站楼呈现在世人面前。新航站楼按期竣工,成为北京周边奥运机场及奥运备降机场中第一个竣工的项目,向自治区60周年大庆献上了一份厚礼。满足A380 飞机备降需要的新建跑道已于2006年7月通过行业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 2007年7月6日B-747飞机试飞成功。
    落成典礼仪式上,民航总局杨元元局长、自治区政府主席杨晶分别讲话,对扩建工程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民航总局机场司张光辉司长宣布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正式更名为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

附件:
分享到:

民航局客户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