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 - 新闻中心 - 地区动态
杨元元局长为第二期民航高级安全管理培训班授课 纵论我国民航机场发展
来源:中国民航局 2007-07-31 15:22

    7月26—27日,来自全国30余个大中型机场的高层领导参加了中国民航安全学院的第二期民航高级安全管理培训班。据悉,这是机场老总们首次接受这样的民航高级安全管理培训课程。

    培训班上,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民航总局副局长杨国庆以及机场司领导和民航安全学院的教授,分别结合国内外民航形势以及我国机场安全实际情况,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具体实例,既有翔实的数据,又有生动的图例,深入浅出地给学员们上了一堂堂安全课。

    为了让机场领导能够从大局上把握机场发展的广阔空间,树立战略发展的思维,杨元元局长带领学员们深入地学习领会了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

    杨元元局长站在世界民航发展的高度,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纵论民航机场发展的重大问题,殷切希望各位机场老总加强学习,着眼全局,树立战略思维,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把中国机场建设好,力争在世界机场建设和管理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谋全局者 不足以谋一域

    最近几年,是中国民航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民航发展历史上安全形势最好的时期。为此,杨元元首先指出,在民航事业快速发展、行业系统运行规模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安全不能单纯抓,需要从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看待安全、来抓安全,只有这样工作才能做得更好。作为机场的总经理,必须加强学习,着眼全局,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看民航机场的发展,树立民航发展和管理的战略思维,这样才能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

    杨元元局长认为,着眼全局,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认真领会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其要点就是“一个旗帜、四个坚定不移”。一个旗帜就是要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机场建设就搞不好,机场老总的脑子里要时刻有这根弦。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民航的发展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解放思想,需要新思维。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使我国民航机场发展越来越快,容纳旅客越来越多,同时又要实现社会公平,就民航来说就是要着力解决好干线与支线、东部与西部、国内与国际、客运与货运不平衡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一个旗帜、四个坚定不移”就是最大的全局。他希望机场的高级管理人员在这次学习过程中,也包括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经常研究、经常学习,这样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路才能走得更对。

 

    差距面前“时不我待”

    杨元元指出,对民航来说,要站在全局,就是不只看到中国机场发展的状况,也要看到世界机场目前是什么样的情况,这又是一种全局。他运用大量的数据对比说明了当前国内机场发展与国外机场发展的差距。

    第一组数字,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初步估算,2006年世界最大的25个机场中,北美洲14个、欧洲6个、亚洲5个,他们的旅客吞吐量为12.12亿人次,占2006年全世界机场旅客吞吐量的约30%。预计今年全世界的旅客人数将比去年有5%的增长,达到22.4亿人次。

    第二组数字,2006年按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0位的机场,第一位亚特兰大哈茨菲尔德国际机场,8484.7万人次;第二位芝加哥奥黑尔机场,7624.9万人次;第三位伦敦希思罗机场,6733.9万人次;第四位东京羽田机场,6522.6万人次;第五位洛杉矶国际机场,6104.9万人次;第六位达拉斯沃思堡机场,6007.9万人次;第七位巴黎戴高乐机场,5680.9万人次;第八位法兰克福机场,5281.1万人次;第九位北京首都机场,4874.8万人次;第十位丹佛国际机场,4732.5万人次。

    第三组数字,2006年按国际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0位的机场,分别是伦敦希思罗、巴黎戴高乐、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香港、新加坡、伦敦盖特威克、曼谷、东京成田。按国际旅客吞吐量我国民航机场还没有排入30位以内的。

    截止到2006年年底,全国共有民用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147个,其中4E级26个,4D级38个,4C级57个,3C级26个。2006年全国所有航班运营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约33197.3万人,比2005年增长16.7%;货邮吞吐量753.2万吨,增长19%。2006年在所有航班运营机场中,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机场7个,500到1000万人次12个,100到500万人次25个,50—100万人次8个,10—50万人次39个,10万人次以下56个。2006年我国按旅客吞吐量排名前十位的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之和约占全国机场吞吐量的60%。

    杨元元分析指出了我国机场发展中存在几个主要的问题:第一,机场的数量还偏少,地域服务的范围还不广。2005年美国有商业服务的机场是514个,向公众开放的机场是5280个,还有不公开开放的机场(包括私人机场)14296个。美国全国共有将近2万个机场。巴西目前有运输机场131个,加上通用机场有2500多个机场,我国现在把临时起降点都加上也不超过500个。

    第二,机场区域分布还很不均匀,东部地区机场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3倍,中部是1.5倍,东北地区机场密度与全国水平大致相当,而西部地区的密度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3。

    第三,一些大中型机场超负荷运转,而一些小型机场运输量不足,占全国旅客吞吐量接近80%的前20位机场,由于空运资源的紧张,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运行总量的限制。但全国还有30多个机场年吞吐量不足5万人次。

    第四,机场的定位和分工需要进一步明确,航空枢纽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大型机场国际竞争能力较弱。

    第五,管理的理念有待转变,管理的水平有待提高,大型机场没有从直接经营型转到管理型,大型机场的管理秩序有待改进。相当一部分小机场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模式下靠政府的补贴来维持运行,经济意识、市场意识还不高,管理的理念比较落后,内部变革的力度不大,“等靠要”思想还比较严重,生产效率低,小型机场几乎都处于亏损的状态。

    第六,部分机场安全基础薄弱,特别是一些中小机场,问题相对较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设施设备维护不及时,老化严重,机坪、围界、控制区管理不严,鸟害管理工作在很多机场还不到位,对一线人员缺乏业务和安全方面的培训,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还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 第七,机场规划和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部分机场的建设和发展与其所在的城市规划、军航规划以及其他运输方式的规划缺乏有效的衔接,规划的前瞻性不足,对货运的重视不够,环保节约的理念有待贯彻,机场规划建设和运行方面的规章、标准建设还不尽完善,影响机场的发展。

    杨元元局长表示,中国民航机场的发展速度在全世界最快,相信能出现优秀的管理人才,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不满足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在世界机场管理和建设的讲台上要有我国民航机场的一席之地。

 

    关于我国机场发展的七个重大问题

    杨元元局长在深入分析概述了当前国内外民航发展特别是机场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7个需要深入研究思考、事关中国民航机场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

    第一,关于机场定位问题。杨元元谈到了目前欧美机场的两种管理模式,他认为,大机场一定要思考好自身的定位问题,才能参与激烈的国际国内机场竞争。不管美国的模式还是欧洲的模式,都要结合中国民航改革的具体实践。我们目前把它定位成公益性占主导的公共基础设施,引导地方政府对有盈利能力的大机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对中小型机场按照公益单位的形式来管理。

    第二,大中型机场管理模式的转变及特许经营问题。杨元元强调,大型机场一定要尽快实现从直接经营型向管理型的转变,推行机场的特许经营改革。大型机场目前总体情况都不错,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但发展是不是良性的发展,有没有持久发展的能力?既然是大型机场,就要和世界上以及周围的机场比一比,要站得高一点,不要只看吞吐量。要真正建成枢纽机场,中转旅客必须占大多数,要能真正和周围连接起来,方便广大旅客,这才是要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机场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管理上。

    第三,关于小型机场发展问题。杨元元强调,尽管小型机场所占旅客运输量的总数只有不到10%或者不到20%,但这是中国民航下一步持续发展很重要的基础。他认为,小机场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同时也是行业发展的大问题。希望地方政府和大型机场在小机场发展问题上给予足够的重视。从政府的角度讲,在资金和其他各方面都要支持小机场,也希望大机场对小机场的发展给予高度的关注。

    第四,关于枢纽机场建设问题。这个问题对几个大机场来说刻不容缓。中国是有建设枢纽机场条件的,从门户枢纽来看,广州、北京、上海、昆明、乌鲁木齐都占据着非常好的门户枢纽的位置。把枢纽做好,需要政府和机场共同努力。美国的几个比较密集的大型枢纽机场,如芝加哥、达拉斯、亚特兰大,都在美国的中部,主要是国内航班很多。所以,我们如何把武汉、西安、成都、重庆发展成枢纽机场,也是一个大课题。要经常研究转机的客人增加了多少,转机的航空公司还有什么难度,能帮助他们解决什么事情,今天解决不了的问题明天怎么解决。小机场有小枢纽,大机场有大枢纽,所以我就想问问机场的各位老总,你们对做枢纽准备好了没有?中国民航航空运输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网络,这一点机场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第五,关于机场收费改革问题。杨元元表示,近期民航总局要出台一个改革方案,但这次只是一个方向,总局准备用10年的时间逐步使中国机场的收费改革比较适合国际标准。他希望机场要在增加非航空收入上动脑筋,在主业上逐渐让利给一些需要让利的航空公司。要着眼于机场的长远发展,而不是仅仅看到收费多少。

    第六,关于建设和谐机场问题。杨元元强调,机场要树立良好的服务品牌,逐步理顺与航空公司运营的关系,提高环保和节约的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机场。他特别希望有一天中国的机场在世界机场的评估中也能列到前三位。

    第七,关于大中型机场的安全管理问题。杨元元着重强调,要建设好一个得力的管理安全的班子,管理好机场地面秩序,解决好鸟击航空器以及机场安保问题,使得机场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杨元元局长最后殷切希望机场高级管理人员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中国民航民用机场的发展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大家加强学习,着眼全局,树立战略发展的思维。要有忧患意识,明白时不我待,加快枢纽建设的步伐,总结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在世界上去跟同行们分享.。

   

    杨国庆副局长用丰富的数据,生动的图表为机场老总勾勒出当前国内外民航安全现状,以及全球机场和国内机场运行安全现状,围绕“十一五”规划的机场安全目标,提出了当前机场建设与运行安全要研究的五大问题。


 

附件:
分享到:

民航局客户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