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 - 新闻中心 - 地区动态
中国民航顺利实施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
来源:中国民航局 2007-11-23 08:51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定和国家空管委的统一部署,中国民航已于11月22日北京时间零时起,在我国8400米以上、12500米以下的空域实施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飞机的巡航高度层将由过去的7个增加到13个,空域容量和利用率将得到明显提高,对减少航班流量控制和航班延误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飞机在空中飞行,靠水平和垂直间隔来保持安全运行。现代民航运输使用最多的是喷气客机,飞行最佳巡航高度层和飞行的大部分时间通常都集中在9000米至12500米之间,在该空间范围内,我国原来只有7个高度层可以使用,空域使用率不高。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后,巡航高度层将由过去的7个增加到13个,将会极大地减少由于可用高度层缺乏而造成的空中和地面延误,增加空中交通流量、减少航路拥堵和航班延误,提高民用航空运输效率。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后,空中交通管制员可以通过指配和灵活选择更加优化的飞行高度层,不仅可以减少航空器地面延误和空中等待,提高航空运行效率,而且可以降低航空器燃油消耗,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据预测,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后,小于500海里的短途航班燃油效率可提高0.7%,中长途航班可提高 1%,这将大大节省航空燃料,降低航空公司运行成本,而且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有利于构建能源节约型航空运输行业。

    我国8400米以上飞行高度层由原来的600米的垂直间隔缩小为300米,将有利于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实现飞行高度层的顺畅衔接,改善我国国境地带航班飞行的安全。

    为确保缩小垂直间隔工作的万无一失,一年来,民航各有关单位做了大量细致周到的准备工作,近五千名空中交通管制员、上万名飞行员和飞机维修人员以及通航我国的外国航空公司等相关技术人员,接受了有关缩小垂直间隔的培训,相关的硬件保障设施也完成了升级改造。

    缩小垂直间隔是国际民航组织近来积极倡导的一项新技术,为了确保中国实施缩小垂直间隔的安全和顺利,国际民航还成立了由国际民航组织、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国际驾驶员协会联合会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俄罗斯、泰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中国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工作组,对中国实施缩小垂直间隔的政策、程序、安全和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和检查,确保中国民航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完全符合国际民航的安全标准。

    按照有关规定,所有在缩小垂直间隔空域内飞行的飞机,都具有两套独立的高度测量系统,一套高度告警系统和一套自动高度保持装置。目前,中国民航在高空飞行的1082架飞机已经完全符合缩小垂直间隔的适航要求,乘客们不必担心安全问题,大可以放心出行,尽享航空旅行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附件:
分享到:

民航局客户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