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与航空气象
天气和气候与人类息息相关,各种气象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各种自然灾害和衍生灾害几乎都与天气、气候密切相关。
我们呼吸的空气位于大气的最低层,称为对流层。对流层来自古希腊语“转动”一词,是全球大部分天气发生的地方。对流层大约10—12公里厚,是各种气体的聚集地,这些气体主要包括氮气和氧气以及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少量温室气体。通过与天然的温室气体——无形的水汽相结合,并通过一系列强大的涉及云、闪电及雨、雪形成的混合过程,对流层成为天气的“发生器”。
航空气象学作为气象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气象条件同飞行活动和航空技术之间的关系,研究航空气象服务的方式和方法,以及航空器在地球大气层中飞行时的气象等问题。气象条件对航空器的起飞、航行、降落有着不同的影响。民用航空气象工作的目的是为民用航空活动的安全、正常和效率提供服务。在实际工作中,民用航空气象的主要任务是保障飞行安全,提高运行效率。
航空气象观测发展简史: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在做人类首次飞行时,先用叶轮式风速表观测地面风速,这是第一次航空气象观测。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了无线电探空仪,获取空中的温度和气压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用雷达探测强对流天气,这对保障飞行的安全有重大的作用。50年代以后,随着气象仪器的更加完善,激光技术、气象卫星和电子计算机的使用,航空气象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航空气象组织方式:
世界气象组织航空气象学会委员会负责航空气象的技术发展。
国际民航组织提出航空气象服务的需求,规范航空气象服务的标准。
航空气象与飞行安全
众所周知,天气对在大气环境中运行的航空器来说至关重要,雾、雪、雷、电、雨、风等自然天气现象对民航的运输生产都会造成影响。因此,为确保旅客、机组及国家财产的安全,在天气条件达不到飞行标准的情况下,航班只能延误或取消。然而旅客不禁要问,哪些天气会影响飞行安全呢?
大气能见度——云、雾、降水、烟、霾、风沙和浮尘等现象,都可使能见度降低。雾是大量的大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使能见度减小。分为浓雾和轻雾两种,浓雾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轻雾水平能见度1000—5000米。云雾之分在于云贴近地面即为雾,雾离地面即为云。当机场的水平和倾斜的能见度降低到临界值以下而造成视程障碍时,飞机的起飞和着陆就会发生困难。在具有仪表着陆系统的机场,飞机虽然可以在低能见度下着陆,但目前世界上较大的机场,当跑道视程小于400米,云底高或垂直能见度低于30米时,飞机就难以着陆。
低空风切变——是发生在高度几百米以下的短距离内风向、风速发生明显突变的状况。由于它影响飞机的空速,改变升力,从而使飞行高度突然发生变化,往往使已降低高度和正在减速着陆的大型飞机有失速和难以操纵的危险。这种现象的时间和空间尺度都非常小,雷暴、低空急流和锋面活动是形成低空风切变的主要天气条件。
雷暴——雷暴是一种发展旺盛的强对流性天气,伴随云中气流的强烈垂直运动。雷暴所产生的冰雹可打坏飞机,闪电对无线电罗盘和通信设备会造成干扰和破坏,可使飞机失去控制,被视为“空中禁区”,禁止飞机穿越。
积冰——飞机飞经含有过冷水滴的云、冻雨和湿雪区时,飞机表面的突出部位,会发生结冰的现象。飞机积冰与云中的含水量和温度有关,最容易发生积冰的气温是-10°C左右,在-30°C—-40°C左右有时也容易发生积冰,发生积冰的气温也与飞行速度有关。由于冰霜聚积增加了飞机的重量,改变了飞机的气动性能,增加操控难度,也会发生起落架收放困难等问题,并将影响通信设备。现在的飞机多安装有防冰装置和除冰装置,飞机的巡航高度一般都已高于容易发生结冰的高度,但在起飞、爬高、空中盘旋和下滑时,遇到相应的天气仍然可能遇到比较严重的积冰。
颠簸——飞行时的颠簸主要是由于空气不规则的运动,使飞机出现上升下沉的现象。颠簸的产生有很多原因。颠簸分为轻度、中度和严重颠簸,轻度颠簸带来的摇晃和震动也许只是让咖啡洒在您的衣服上,而严重颠簸则可使机翼负荷加大而变形甚至折断,或使飞机发生突然下沉或上升几百米高度的危险。在飞行中,最难预防的是晴空湍流带来的颠簸,由于它不伴有可见的天气现象,探测和预报有很大的难度。
台风——气象学上,在热带洋面上生成发展的低气压系统称为热带气旋(TC,tropical cyclone)。台风专指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洋面上发生的、中心附近最大持续风级达到12级及以上(即风速达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飓风专指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发生的、中心附近最大持续风级达到12级及以上(即风速达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都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只不过是因为它们产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国家的人用了不同的称谓而已。台风中飞行,可遇到严重的颠簸,大雨和恶劣的能见度,着陆时近地面还有强阵风等危险天气。
影响航班正常的天气因素有哪些
在飞机起飞、降落和空中飞行的各个阶段都会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风、气温、气压等都是影响飞行的重要气象要素。当出现不利天气状况时,为保证乘客与航空器的安全,航空公司和空管部门会根据天气变化,对航班的起降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和控制,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将造成进出港航班的延误与旅客滞留。
我们常常听到的“天气原因”简单的四个字,其实包含了很多种情况:出发地机场天气状况不宜起飞,目的地机场天气状况不宜降落,飞行航路上气象状况不宜飞越等等。
◆出发地机场天气状况——起飞机场风向、风速、云底高、能见度、天气现象、风切变情况等。
◆目的地机场天气状况——降落站机场风向、风速、云底高、能见度、天气现象、风切变情况等。
◆飞行航路上的天气状况——高空颠簸、航路雷雨、积冰、台风等。
◆机组状况——对不同的天气,机组的技术等级。
◆飞机状况——该机型要求安全飞行的基本气象条件。
◆机场地面情况——即持续恶劣天气造成的跑道等无法正常使用(多指机场导航设施受损、跑道不够标准如道面结冰、严重积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