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和二号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这开启了浦东机场进入两座航站楼、三条跑道同时运营的新时代,标志着国家建设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战略构想在硬件设施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吴念祖介绍,浦东机场将按照“一家航空公司在一个航站楼内运作”的原则,充分满足航空公司及其联盟“在同一屋檐下”中枢运营的要求。同时,机场还规划预留了两个航站楼与将来卫星厅之间的捷运系统,方便航空公司的旅客中转业务。自今日凌晨起,第一批进驻第二航站楼的航空公司已经正式开始营运。
二号航站楼位于一号航站楼东侧400米,由主楼、连接廊、候机长廊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48.55万平方米,几乎是一号航站楼面积的两倍。已经运营的磁悬浮车站和在建的轨道交通2号线车站坐落在两楼之间。
根据“注重功能、最大限度方便旅客”的原则,浦东二号航站楼对旅客流程进行了系统的优化设计,最终采用了三层式结构,自上而下分为“国际出发层”、“国际到达层”和“国内出发、到达混流层”,国内旅客可在同一楼层进港与出港。同时,在6米层连接廊中,设置有国际转国内和国内转国际的中转厅;在4.8米层长廊设置有国际转国际中转通道和航空公司值机柜台。整个航站楼中转设施集中,旅客可实现方便快捷的中转。据统计,国内转国内和国际转国际的平均中转时间约45分钟,国际、国内平均中转时间约为60分钟。
此外,它设计亮点之一是采用“剪刀叉”式的登机桥,使42个近机位中有26个成为国际、国内可转换机位,这意味着在国内航班高峰时段可以将全部42个机位提供给国内航班使用,而在国际航班高峰时段可将26个机位提供给国际航班使用,大大方便了航空公司的枢纽运作。
据了解,为贯彻上海航空枢纽建设这一国家战略,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的扩建工作于2005年底全面展开,整个扩建工程包括二号航站楼、第三跑道、西货运区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如今,整个工程已通过验收,所有扩建设施都已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