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航空运输作为最方便、快捷的运输方式冲在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前方打胜仗,后方支前忙”,驻守在首都机场的中国航油华北公司第二航空加油站的全体员工为了保障运输抗震救灾人员、物资航班的航油供应,将悲痛融化在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实际行动中。
灾情就是命令 时间就是生命
灾情就是命令。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后,第二航空加油站迅速启动紧急预案,及时和机场、空管部门取得联系,密切关注航班动态。华北公司领导同时作出指示,救灾的航班按专机规格保障,去往成都的普通航班按要客规格保障。5月13日9时15分,加油员李留常在522机位顺利完成了第一架从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飞往灾区执行救援任务的国航CA073航班。
5月14日20时25分,一架编号为B-2837的航班徐徐滑入307机位,与此同时,加油员李涛驾驶的加油车几乎在飞机停稳的同时到达指定加油位置。20时50分,李涛开始给这架飞机加油,21时15分加油完毕。期间,调度员在对讲机里传来消息:当晚临时增加8架救灾航班,具体时间不定。此刻,劳累了一天的12名加油员全部回到加油员等待室待命,并且做好了一夜都不睡觉的准备。灾情就是命令,在这种情况下,什么都不用解释,因为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切为了灾区。
5月15日是第二航空加油站调度员无法忘记的日子。16时32分,第二航空加油站调度室的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调度室主任王文喜从国航现场讲评会得到临时通知,国航CA4104航班B-6081飞机需要紧急运送10吨血浆前往灾区。由于飞机起飞时间为18时整,按照平时正常的航班保障要求,17时才开始供油。但是,保障运送救命血浆的航班供油容不得片刻犹豫,调度员孟佳佳立即按照专机保障要求重点保障此航班,并当即决定让正在附近待命的加油员刘新景前往307机位执行加油任务。16时35分,油车到达加油位置,刘新景规范熟练地连接好加油设备后,开始实施加油作业。17时05分,共加油18100千克的重点物资航班及时、安全地起运。航油人再一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了灾区。
整装待发 随时准备开赴灾区
5月16日,第一、第二航空加油站分别接到抽调加油员支援灾区的任务,两站领导当即表示,尽管近期由于航班增加,本身都面临着加油员紧张的问题,但一定按照华北公司的要求,选择最好的加油员支援灾区,全力以赴保证灾区的需要。
准备抽调加油员的消息传到加油队后,员工们纷纷主动请缨,要求直接去支援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加油队副分队长梁鹏说,上次支援西藏时,自己只作为备选,没有去成,这次请站里一定给予考虑。加油队副分队长李君伟,尽管此时他的母亲刚做完手术正在住院治疗,也坚决要求领导派他前去。劳务工加油员武海亮,爱人在市里开公交车,经常不在家,6岁的女儿马上就要上学,他也毅然决然地选择前去支援灾区……最终经过慎重考虑,第二航空加油站从加油队里挑选了3名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综合素质高的加油员,带着所有加油员的重托奔赴救灾第一线。
中国航油新疆公司全员在行动倾情支援灾区
我们随时等待着为灾区人民奉献我们的力量,虽然我们不能在抗震救灾一线与灾区人民一同并肩作战,但是我们会倾注我们所能,坚守岗位,发扬航油人肯打硬仗的作风,全力以赴支援灾区。”这是中国航油新疆公司每一位员工发自内心的呼声。
及时、安全,确保救灾物资航班供油
5月15日以来,中国航油新疆公司航空加油站以及时、安全、优质的服务顺利完成抗震救灾飞机供油保障任务,累计供油13架次,加油117.87吨。其中包括巴基斯坦空军国际援助飞机8架,加油62吨。
5月12日,在得知四川汶川地区地震灾情后,新疆公司要求各单位要将保障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并及时对抗震救灾的航班保障任务进行了布置,要求航加站与航空公司、机场集团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运送救援物资飞机的航班动态,对加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抗震救灾航班供油任务的万无一失。每当任务来临之前,航加站的加油员都会对车辆进行再检查,以确保供油的安全及时。
刻不容缓,东调航煤缓解灾区供油紧张局面
汶川地震后,大量运送救灾物资的航班、救援直升飞机飞往四川,西南公司航煤供应出现紧张。灾情就是命令,尽早落实就是对抗震救灾工作的最大支持。新疆公司为不影响救灾航煤的装运果断作出决定,调整独山子当月计划到克拉玛依,全力保障救灾物资的顺利装运。
中国航油驻独山子办事处、乌石化办事处在接到发运航煤的通知后,在第一时间与各炼厂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和工作对接,确保了航煤调运任务的顺利实施。在此次调运航煤过程中,中国航油驻独山子办事处从接到命令到第一批航煤装运出厂只用了27个小时,创下了历史记录,充分体现了航油人心系灾区的迫切心情和支援抗震救灾的迫切愿望。
截止到目前,独山子办事处与乌石化办事处已累计向灾区发运航煤235车、9800吨,有效缓解了灾区供油紧张局面。
“特殊党、团费”,再现航油人特殊情
根据集团公司党委有关部分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的通知精神,新疆公司广大党员、团员青年积极响应,自愿交纳“特殊党费、团费”,再次向灾区捐款,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充分体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真情。5月23日,短短半天时间内里,共收到169人交纳的“特殊党费、团费”共计81900元,充分表达了公司全体党员以及团员青年对灾区人民的一片爱心。截至当日,新疆公司全体员工已累计捐款120351.8元支援灾区。
新疆公司退休老党员崔德贵,家庭比较困难,在得知交纳“特殊党费”支援灾区时,立即主动到公司交纳了“特殊党费”200元。公司总经理李波的母亲尹克珍也心系灾区,将500元给儿子,帮其捐给灾区。团员青年也在公司团委的倡议下,加入到缴纳“特殊团费”的行列中,大家纷纷表示,我们团员青年作为共产党的后备力量,帮助灾区重建家园责无旁贷。
匿名捐款,灾区情牵退休老人心
“我是谁,并不重要。我做的这点事儿是微不足道的,我比灾区人民幸福多了,不缺吃不缺穿。”这是新疆公司已经82岁高龄的退休老同志戴清均说出的一番话。
戴清均,一位在民航默默奉献几十年的老职工,1985年退休后划归中国航油新疆公司管理,患有高血压等老年病。老人退休工资不高,老伴无工作,十年来和两老人捡拾废品攒下钱帮助了很多人。生活简朴的老人一件棉背心穿了三十多年都舍不得换,却在国家有难时,毅然捐出了6000元钱支援灾区。
5月14日,因为不想被人知道捐款的事,戴清均老人怀揣1万元捐款步行二十多公里到乌鲁木齐市红山体育馆捐款,腿脚不好的老人走了一整天没有吃饭,却在途中被人偷去了1万元钱。磨破鞋子回到家中的老人在老伴面前哭了,老人的老伴说“老伴哭,不是因为心疼钱,而是因为那钱没能送到灾区人民的手里。”一天后,彻夜难眠的老人再次到银行匿名捐款6000元钱。灾区牵动着老人的心,也牵动着新疆航油人的心。戴清均老人的事迹感动了新疆航油的每一位员工。
地震无情人有情。在灾难面前,灾区人民显示出了大无畏的精神。而远离灾区的新疆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始终关注着灾区人民的生活,并时刻准备着,随时为灾区倾注全力,支援灾区重建家园。新疆航油人也正以实际行动鼓舞和支援抗震救灾工作,表达着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