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日召开的上海机场集团第2届科技大会上获悉,上海机场集团新近编制完成了至2015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在我国民航机场企业尚属首家。会上还总结表彰了集团近年来的优秀科技创新成果。
根据上海航空枢纽战略和集团发展战略两大战略目标要求,2006年集团召开了首届科技大会,全面启动了科技强企战略。近年来,集团一手抓机制建设,一手抓课题攻关,建立了由科技管理系统和科技咨询系统组成的较为完整的科技工作体系;创办了以科研与应用为主的学术刊物《上海空港》;依托机场重大工程建设,加大科研投入,累计投入科研直接经费约4000万元,完成了62项涉及战略规划、运营管理、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性技术问题,其中有6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项,培养了一支业务精湛的科技人才队伍,项目的成功应用为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浦东机场T2航站楼的数值模拟研究,为规划节约用地约9万平方米,由此增加7个近机位和11个远机位,每年为机场带来约2000万元的经济效益。通过场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浦东机场《第二跑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取得了5.63亿元的经济效益,课题成果获"中国民用航空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二跑道工程分别荣获"中国市政金奖"和"上海市政金奖";《第三跑道地基处理试验研究》课题为工程节约造价6千万元,并节省工期6个月。通过浦东机场T2航站楼建筑节能、能源中心水蓄冷以及围场河回用水利用等一系列的综合节能研究与应用,全年可节电17.6%,年节电2400万度,年节水250万吨,课题成果获"中国节能博览会金奖"。
随着上海航空枢纽战略的深入推进,上海机场集团既面临着内部建设运营的压力,也面临着外部机场的竞争压力。建设管理世界级运量规模的枢纽机场,对上海机场的运营管理能力、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出了世界级的要求,而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确立行业地位,实现枢纽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展望国内外民航科技发展趋势,分析上海机场现状和差距的基础上,集团研究编制了集团科技发展规划,与已经形成的枢纽战略、企业战略、两场总体规划和党建规划等6大规划,构建了集团完整的规划体系。
《科技发展规划》是上海机场在科技领域的发展计划。《规划》以"综合创新,支撑战略,应用导向,引领发展"为指导思想,科学遴选了涉及发展战略与标准流程、安全运营与应急管理、规划建设与持续发展、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机电装备与设施维护等5个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25个科学技术方向,通过以应用为导向、以攻克技术瓶颈为突破点,完善形成以科技发展规划为导向、以全体员工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到2015年集团综合科技实力达到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水平,机场关键运营服务技术指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科技发展目标,支撑上海航空枢纽战略及上海机场企业发展战略的稳步较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