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湖北机场集团公司打好增收节支组合拳
来源:中国民航局 2009-04-17 15:20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加深加剧,航空客货市场需求双双减弱,物价指数上涨,机场运营成本大幅增加。面对严峻的形势,湖北机场集团公司积极创新运营管理机制,探索开源节流新途径,多措并举,开展增收节支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一季度,湖北机场集团公司下属三个机场旅客吞吐量累计已达283万人次,同比增长24%,完成企业年度目标总任务的26%。照此势头,预计全集团全年旅客吞吐量有望突破1100万人次的年度总目标;其中,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053万人次,从而跨入千万级机场行列。

    创效增收:主副并举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湖北机场集团公司一方面主动出击,加强市场营销,全力拓展航空市场,实现了客货两旺;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武汉机场T2航站楼的诸多优势条件,多措并举,挖掘非航业务的增量,创效增收。

    湖北机场集团公司从加强政府营销力度入手,积极落实枢纽机场建设相关协议,争取湖北省、武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针对武汉机场时刻限制瓶颈,湖北机场集团公司主动与民航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力争取得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将武汉纳入机场航班时刻容量评估试点机场,力争早日将武汉机场高峰小时容量由22架次提高至25-26架次,并主动配合空管部门就空域资源问题提出改革或完善方案,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并协调军方解决武汉空域资源紧张问题,为武汉航空枢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湖北机场集团公司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积极推介武汉航空市场,广泛吸引国内外航空公司开辟航线、加密航班。统计显示,去年以来,湖北机场集团公司已新增、恢复航点8个,加密航线12条,新引进航空公司1家,2家公司重新进入武汉市场运营,使武汉正班通航城市达到50个,在汉运营航空公司达21家。

    同时,湖北机场集团公司主动加强与周边机场、航空公司的战略合作,全力推进武汉航空枢纽建设。今年2月26日至27日,首届中部机场发展论坛在湖北赤壁举行,来自湖南、江西、河南、安徽、山西五省的机场企业围绕共同争取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支持、构筑中部支线航空网、强化中部民航市场营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3月6日,湖北机场集团公司与南航湖北分公司,在创建“平安机场”启动仪式上签署了深化合作协议。3月10日,中航集团与湖北省政府签署了建设武汉航空枢纽的框架协议。至此,武汉航空枢纽建设形成了两家特大型国有航空集团共推之势。

    在坚持客货并举,大力开展市场营销的同时,湖北机场集团公司紧紧抓住武汉机场新货站启用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新货站的功能,积极开拓航空货运市场,全力支持友和道通货运航空公司早日投入运营,扭转武汉航空货运滞后局面。与此同时,湖北机场集团公司加强航旅结合,刺激航空旅游发展。继河南信阳、湖南岳阳之后,与宜昌地区旅游重点旅行社签订相关协议,吸引该地区旅游团队在汉乘机,收到良好效果。2008年7月,湖北机场集团公司配合武汉旅游局赴湖南推介,宣传武汉航空市场的优势,得到长沙大型旅行社的积极回应,促成长沙、武汉旅游部门合作开发日本旅游市场的意向。

    航空主业的扩展势必带动非航业务的发展。武汉机场二号航站楼2008年4月启用,14.98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是一号航站楼的五倍,为机场商业开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武汉机场对各专业化公司在航站楼内的商业零售、餐饮、和广告等业务的特许经营权加强管控外,重新确定对新资源的使用原则和价格,完成与各专业公司特许经营合同补充协议的签订,特许经营费收入增长了45%。同时,湖北机场集团公司根据机场运营情况,不断完善服务管理机制,优化非航产业结构,克服航空市场增长减缓的不利影响,使机场非航业务相应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其中,商贸公司先后引进了35家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入住T2航站楼,销售额上涨30%;空港公司通过将机场大巴运输管理承包给湖北省客运集团公司,利用其资源优势及专业化管理模式,有效控制了各类成本,增加了企业经营收益。

    节能降耗:三管齐下

    随着航站楼规模的扩大与业务量的增加,天河机场运维成本、能源消耗大幅度增长,面对天河机场新航站楼启用所带来的运维成本、能源消耗等各项支出大幅攀升等经营压力,湖北机场集团公司从严控运维成本、加强科技革新、营造节能降耗氛围等方面“三管齐下”,强化节支工作力度。

    湖北机场集团公司通过建立和推行单位产值/能耗管理机制和制度,不断挖掘节能降耗的潜力。一是从源头抓起,注重新建、改建项目设施设备的节能配置,针对问题较突出的车辆、专用设备等,逐步分类下发管理维护规程和奖惩制度,提高各单位对日常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力求杜绝部分单位存在的重“用”轻“维”的拼设备现象和拼完了就申请更新购置的现象;二是对用能单位,特别是用能大户测算出在节能状态下的能耗指标,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并将其列入对单位的年度绩效考核目标之中,在年底通过绩效考核进行奖惩兑现,促进对机场能源成本的回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湖北机场集团公司在原预算基础上,剔除财务费用后,减少成本费用2500多万元。

    湖北机场集团公司通过做好“水、电、气”三大文章,牵住节能降耗工作的牛鼻子。一方面湖北机场集团公司积极与武汉市水务集团、市区供电公司和天然气公司反复商谈,确定了机场用水、用电、用气的合理价格,每年为企业节约运行成本可达800余万元。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水、电、气管网的日常巡视和用户终端的定期检查,减少跑、冒、漏、滴和乱拉乱接等违章现象;还邀请专家,针对机场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完善的污水处理方案,最大限度利用污水处理系统,合理地提高各类处理过的水质利用率,一年节约将近200万元。

    与此同时,湖北机场集团公司想方设法通过技术改造和科技革新降低能源消耗。天河机场动力能源公司通过对T2航站楼高杆灯的远程控制改造、制冷站冷却塔和冷却水泵改造、机场中水和童家湖、白莲湖原水的取水阀门改造等七项技术革新和改造项目,使日常运行中的水、电、油、气等能源消耗降低了20%。其中,综合利用T2制冷供热站同时为T1、T2制冷供热一项,每年就可为机场节约电能、人工成本和维修费用140万元;天河机场“两水合一”工程的投产使用,每天可供制饮用水10000吨,为天河机场节约5000余元用水成本。天河机场航站楼管理部根据季节的不同、航站楼内区域的不同、天气的变化,合理安排开关灯,并在航站楼内推广使用低能耗、效率高的节电设备。天河机场飞行区管理部把机场助航灯光全部更换成寿命长、耗电少、效率高的LED灯,合理的调节助航灯光的亮度等级,节约电能。

    湖北机场集团公司还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大力推广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具体做法,强化员工节能降耗意识。具体到教育员工养成随手关灯、关空调的好习惯;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文件流转处理工作,合理使用办公用品,减少纸张耗材的消费;严格控制各类业务用车的使用,杜绝公车私用。“打印纸,双面用;小纸杯,客人用;木铅笔,要少用;办公品,大家用;OA网,要常用”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同时,湖北机场集团公司以模块为单位制订了明确的“增收节支”目标和详细的工作计划,并指定专人负责节能措施的落实和操作,各模块业务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接受部门的考核。去年8月,集团公司工会专门组织开展了“我为节能降耗作贡献”合理化建议活动,共有14个分工会、300余名职工参加,提出合理化建议200余篇,经过充分调研,数项合理化建议已经落实到工作中,收到良好成效。

    控制成本:管理为先

    针对目前不利的经营环境,湖北机场集团公司以管理为先导,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和降低成本。

    首先湖北机场集团公司严格投资采购管理。本着精打细算、合理安排的原则,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精心实施投资计划,强化对投资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督办力度,确保按批准的计划实施,按规定的时间完成。在采购环节上,继续完善湖北机场集团公司集中采购管理制度,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对于各二级单位的资产购置申报,湖北机场集团公司采取较为严格的监督审批程序,有效保证每笔开支尽量都能达到利用率最大化,避免了不必要的开支、浪费。

    同时,湖北机场集团公司全面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定期对收入、成本费用进行分析,细化成本核算内容,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差旅开支,努力降低各类成本费用。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提高应收帐款回收率,抓紧与航空公司签订地面服务收费协议,规避经营和财务风险。对于欠款较多的航空公司,制订了具有针对性地收款策略。加强资金监管,对一百万元以上的大额支付均通过结算系统进行代理支付。积极配合经营性资产清查,并认真整改。继续梳理与下属各公司的产权关系。完成财务核算一体化,公司所有子公司的财务核算全部纳入到了集团SAP财务核算系统。

附件:
分享到:

民航局客户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