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原本有许多叫人感慨动情的故事,但我们的内心从来没有被如此震撼过。当玉树大地震无情地袭来时,悲痛吞噬了人们所有美好的情感。我们哭过,但擦干泪水,我们又勇敢地挺立在世界最高的高原上,用我们的行动诠释生命的礼赞!
为了玉树地震灾区的同胞,为了玉树机场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只为着一个目的:确保空中生命线的畅通。
冒着余震危险检查跑道 展开空中生命线的接力
大地震发生后仅20分钟,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公司就启动了应急救援预案,展开了空中生命线的接力。
玉树在哭泣,生命在呐喊!我们从不放弃,我们从不懈怠!西部机场集团董事长何喜奎亲临一线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带来了集团人的问候和关爱,让我们的士气备受鼓舞,油然而生的激情促使广大干部员工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的前沿,让我们看到谁是最可爱的人。
地震发生后,十几名机场员工在玉树机场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李卫国的率领下,冒着余震的危险认真检查了跑道等基础设施,于当日11时宣布玉树机场对外开放。
来不及擦干失去亲人的泪水,来不及回眸曾带来无数温暖的家园,来不及回味地震的恐惧,来不及等待救援的车辆,玉树机场的员工已经在行动!30余名家住重灾区的员工,虽然一直无法得知亲人的消息,却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更多的受灾同胞能通过空中生命线得到救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不顾休息连续奋战 吹响生死营救的集结号
与此同时,远在800公里外的西宁机场,各单位、各部门的员工按照公司党委的统一要求紧急行动起来,逐级分解部署救援工作任务。随着第一架搭乘救援专家、医护救援人员和公安消防官兵的救援飞机起飞,西宁机场、玉树机场吹响了生死营救的集结号。
两个机场的工作人员顾不上休息,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连续奋战在停机坪、运行能源保障、后勤保障等各个岗位上,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徐玉春,原玉树机场总经理,今年3月因身体不适调回西宁。当得知玉树地震的消息后,他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主动请战,奔赴玉树救灾前沿,发挥了积极作用。
莫梦,民航青海机场公安局政委,因腰椎间盘突出决定住院治疗。为了抗震救灾,他带病一直坚守在第一线。
林雅丽,地面服务部货运员,本已准备登机去广西探亲,因抗震救灾主动放弃行程,奔赴工作岗位……
正在家休息的机场员工们闻讯后,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主动投入抗震救灾中。8个日夜的保障,机场地面服务部经理、党支部书记卢成旺的鞋子换了两双,但脚上每天仍能磨出大小不一的多个水泡。水泡磨破了,流出脓血,疼;腿肿了,瘸,疼。但他没有退缩,继续投入到抗震救灾和日常管理工作中,目的只有一个——为玉树灾区同胞的生命架起更坚固的空中桥梁。
现场指挥中心的共产党员魏海源神情有些憔悴。多日的辛劳,他满脸胡须,但眼神依然犀利坚定。他和他的团队在地震抢险救援飞行组织中积极与空军、东航签派、西宁机场空管协调,充分利用机位资源,确保了运行指挥的畅通。
急救中心主任、党支部委员魏岳凤瘦弱的身影在伤员转运的现场频频闪现。大地震第一天,她就飞赴玉树,抢救伤员、搬运物资,挺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刻。回到西宁,她又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玉树机场副总经理徐君毅,地震当天正在外地出差,他毅然于当日飞返玉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连数天不曾睡过一个囫囵觉,眼窝深陷,又瘦又黑。
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 为更多生命得救而活着
地震进入第3天,转运救灾物资成为机场工作的重中之重。走进货运办公室,两张凳子、一个三人沙发,构成了货运室2名主任和1名监装监卸员工的休息空间,24小时连轴转,一干就是8天。“我都不认识镜子里的人是我了。”周付强主任说道。
每天,当医疗急救车辆、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不断涌进停机坪转送伤病员和救灾物资时,交警队民警肖建波就不停地指挥交通。嗓子喊哑了,嘴唇干裂了,却始终坚守岗位,不愿去休息。
更让人为之动容的是西宁机场安检护卫部员工翟志华。他家在玉树,大地震夺走了他父亲的生命。4月16日前,他并不知道这个噩耗,一直默默克制住内心的焦虑,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并多次向部门领导主动请求到玉树做帮扶工作。
大地震发生的当天,玉树机场员工曹宇正在西宁机场学习。傍晚时分,当他赶回玉树的家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早上7点钟还通过电话的妻子被埋在废墟里。他哭喊着妻子的名字,用手刨啊刨,终于刨出了妻子,但妻子已长眠不醒。抱着妻子他号啕大哭,那哭声响彻山谷……但第二天,他就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曹宇不善言语:“千般悲伤也要面对。人已没了,能活着的人要好好地活着,为更多的生命得救而活着。”
如果用勇敢无畏、永不放弃来形容抗震救灾的大场景,那么用恪尽职守、勇挑重担来表述玉树和西宁机场员工的工作状态就最合适不过了。心系灾区,大爱无疆的精神化作了西部机场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了空中生命线的畅通。
克服高原反应 坚守抗震救灾岗位
截至目前,西部机场集团从西安咸阳、银川河东和格尔木等机场先后选派了35人次参加抗震救灾工作。他们有的带着救援设备不辞辛劳地驱车赶往西宁、玉树机场,有的用专业技术现场指导救援保障工作。许多同志来自西安,克服了头痛、恶心等高原反应,始终坚持在救援一线,暖暖的情意流淌在青海机场人的心里。德纳达航服公司成立了“抗震救灾突击队”,完成了大型货机货物的装卸,使机场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咸阳机场急救站王主任,在经过一整天的工作后,嗓子喊哑了,顾不上休息,连夜和西宁机场急救中心的同事商量,利用打手势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机场伤病员的转运率。4月20日16时40分,正在用午餐的来自银川机场的司机彭志坚说:“我很想去玉树机场支援工作,但因为西宁机场这边离不开人,所以我必须坚守岗位,我要给银川机场争光。”
抹不掉的民航情结,留下了太多感人的场景。退休员工王玉娟在得知玉树机场受灾后,捐出了1000元钱,又主动到机场职工食堂帮厨。她满含热泪地说:“我父亲是民航人,我也是民航人,我女儿在玉树机场工作。作为一名母亲,我只想在这里尽我一份微薄的力量,希望我的女儿能在玉树安心工作。”淳朴的言语,表达了一名母亲对女儿的牵挂。
玉树机场员工程昌梅的爱人索南扎西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藏族小伙子,大地震发生时他死里逃生,一个人从瓦砾中挖出了6名被埋的同胞。地震当天中午时分,他赶到玉树机场,看到妻子安然无恙,心里踏实了许多。当他看到机场抢运伤员急需会双语(藏语、汉语)的人帮助时,毅然决定做了志愿者,每天在抢运现场都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截至4月21日18时,西宁、玉树、格尔木机场共保障救援飞行527架次,运送抢险救援人员和伤员19784人次,运输救灾物资2245吨,为抗震救灾作出了重大贡献。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的人,西部机场集团公司才能经受住大地震的考验,焕发出了空前的活力,显现出了无限的潜能,确保了空中生命线的畅通!
(作者系西部机场集团西宁机场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