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 - 新闻中心 - 民航要闻
中国民航缩小飞行垂直间隔实施纪实
来源:中国民航局 2007-11-27 15:10
    11月21日22时30分,距离22日零时这个永载中国民航史册的时刻还有90分钟。
    在民航总局办公大楼“实施缩小垂直间隔(RVSM)过渡指挥中心”,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亲自坐镇,副局长王昌顺、李健,国家空管委办公室的有关领导,民航总局空管局、航安办、飞标司的有关领导均来到了指挥现场,设在各地区空管局和各航空公司的指挥分中心也是严阵以待。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我国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工作已是“万事俱备,只待东风”。
    据了解,自1997年3月北大西洋空域首次成功实施缩小垂直间隔以来,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近几年都把飞机空中垂直间隔缩小到了1000英尺。在我国周边,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蒙古国和朝鲜还没有实行。而这些国家与我国一样,在计量单位上都使用“米”制。民航总局空管局局长苏兰根说:“现在大部分国家高度层的计量单位使用的是英尺,我国是第一个使用‘米’制实施缩小垂直间隔的国家,相对来说难度要大得多。我国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对于采用‘米’制的国家具有示范指导意义,因此受到了国际民航组织的高度关注。”
    实施缩小垂直间隔(RVSM)过渡工作在有条不紊地紧张进行。23时30分,各指挥分中心报告:空中交通状况良好!天气状况良好!“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向空中航空器通报,将在半小时后实施RVSM。”总局空管局副局长王利亚发出了指令。
    实施缩小垂直间隔之前,我国8400米以上飞行高度层实施600米的垂直间隔。缩小垂直间隔之后,将缩小为300米,飞机巡航高度层将由原来7个增加到13个。王昌顺指出,这意味着空中垂直通道增加了一倍。他说,这次飞行高度层改革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建设民航强国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副主任马健说,这次改革是历史性的过渡,是中国特色的空管改革,对中国民航乃至世界民航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午夜即将来临,建设民航强国的历史跨越即将迈出重要的一步。“实施缩小垂直间隔(RVSM)过渡指挥中心”里一片寂静,大家的目光聚焦在大屏幕旁边的倒计时显示屏上。
    “现在我宣布:缩小垂直间隔开始实施!”22日零时整,民航总局副局长王昌顺一声令下。
    两三分钟后,大屏幕显示,阿塞拜疆航空公司051航班和南航3734航班先后完成了高度层的转换。据了解,当天晚上,零时以后还在我国境内高空飞行的航班约有390个。
    世界各国8年多的实践表明,实施缩小垂直间隔是安全的。飞行高度层增加后,空中飞行更加顺畅,飞行流量顺畅了,安全才有保证。为了确保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后的安全飞行,我国民航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对空管保障设施设备和机载设备进行了升级更新,做到了机载设备达不到要求不能进入RVSM区域,飞行员、管制员没有经过培训不能上岗。
    作为一名资深的飞行员,李健非常高兴地说:“这次实施缩小垂直间隔让飞行员受益非常大。以前,由于高度层较少,繁忙地区的飞行流量控制使飞行员在地面等待的时间延长,飞行疲劳度也大大增加,容易造成飞行员飞行超时飞行的现象,这些都给飞行安全带来了隐患。这次高度层改革以后,飞行更加顺畅,航班地面和空中等待时间将缩短,对于飞行人员更好地保证安全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帮助航空公司降低运营成本。”
    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后,最直接的影响是极大地减少了由于可用高度层缺乏而造成的空中和地面延误,增加了空中交通流量,减少了航路拥堵和航班延误,提高了航班运行效率。据估算,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可以使航空器燃油消耗降低,直接促进航空公司每年增加效益4亿元。
    南航拥有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机队,年旅客运输量多年来一直居国内航空公司之首,已跻身世界前10名。当晚,南航集团总经理刘绍勇和南航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谭万庚等领导也来到南航“实施缩小垂直间隔(RVSM)过渡指挥分中心”坐镇指挥。他在发言中说:“这次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民航大国的形象,可以说是国家高兴,社会认同,旅客欢迎,航空公司开心。”他算了一笔账,由于航班延误,南航每年的损失达到了10亿元。这次高度层改革,预计可为南航每年减少1亿元的损失。
    22日零时21分,各地区空管局指挥分中心相继报告:“高度层转换完成!”
    零时23分,王利亚宣布:“中国民航缩小垂直间隔实施成功!”指挥中心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杨元元局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参与实施工作的军民航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成功跨越在子时,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历史时刻。
附件:
分享到:

民航局客户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