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 - 新闻中心 - 民航要闻
李家祥精辟点评民航各单位安全监管工作交流发言
来源:中国民航局 2008-06-10 11:31
    “让全国民航安全监管工作会开得有实效,能解决实际问题!”循着这种务实的理念,此次会议专门安排了半天时间,请10家单位做经验交流发言,目的在于让全体与会者通过向同行学习,开阔视野,把握监管工作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尤为难得的是,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对经验交流逐一做了精辟点评,使与会者加深了对各单位经验的认识,受益良多。本文摘选了各单位汇报材料中李家祥局长着重点评的部分,并附上局长评语,相信那些“画龙点睛”的评语对促进行业安全监管工作一定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落实监管责任 创新监管方法 提高监管效能
    我局党委明确提出在行业监管上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从依赖领导权威转向依赖制度权威;二是从经验型行政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转变,完善监管程序,强化监管手段,树立监管权威;三是从单一型向系统化监管转变,善于从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去探寻行业监管的内在规律;四是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转变,加强预警机制建设,切实做到安全防范关口前移。
    四年多来,华东地区各监管办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如民航上海监管办“点线结合,实现无缝隙的安全监管”(“点”就是落实主任监察员负责制,“线”就是实现飞行标准、适航维修和航务签派三个运行系统的协调一致)的监管思路。
    局长点评:“四个转变”和“三个运行系统的协调一致”归纳得比较清晰。“三个运行系统的协调一致”所提出的三个方面,可以说是监管航空公司最要害的三个系统。对航空公司来说,这三个系统不出问题,航空安全可以拿到80分,可见,华东管理局对航空公司监管的关键把握到位了。在此基础上,可以加上航行管理和机场保障这两个系统,就成为整个民航行业是“五个系统协调一致”。
    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外国航空公司监管处重视安全 提高服务意识 树立中国民航良好的国际形象
    首先自我完善,提高效率。为了便于工作,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按照CCAR-129部的要求,制定了申请书、受理通知书、申请文件清单、发现问题通知单、审查报告等一系列表单。在随后的审定工作中,我们还制定了初始合格审定登记表、补充合格审定登记表、补充合格审定资料清单等表单,规范了电子文件档案。最近,我处又完成了规章、监察员程序手册、运行规范和其他相关表单的修改草案。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表单和网站的建立,使我们的审定工作得到了规范,从而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为了让审定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我们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咨询会等方式,耐心、详尽地向外国航空公司介绍中国民航对安全的重视,并解释合格审定的程序和要求。我们还建议各外国航空公司在递交文件时,除了申请书和一些重要文件外,全部提供可以通过网络传递的电子文档。这使企业通过电子邮件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文件的递交工作,既节省了成本,又大大提高了效率。在外审查或培训期间,更是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来处理电子邮件。这样既保证了效率,又在各国航空公司面前体现出中国民航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的服务意识。
    我们认为对外航的监管工作,各地区管理局要抛开地域观念,一致对外,加强沟通,在现有条件下采取灵活的方式,减少复杂的文件流转手续,节省人力物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局长点评:着重针对外航,讲的非常有特色。总结两句话就是“积极完善自我,有效监管外航”。
    民航新疆管理局认真把握新疆航空运行特点 全面推进安全监管工作落实
    新疆自然条件艰苦,极端天气频发,雪灾范围扩大,沙尘暴天气不断;支线机场地处民族聚集地,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工作环境较差,疆独势力猖獗,社情相当复杂,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极端分子对航空安全构成了现实威胁;运行新疆航线的众多航空公司的机型大多是老旧和偏小机型;因地域关系,繁忙时段多在夜间;由于军方训练较多,军民航飞行冲突增加,防相撞工作任务艰巨。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我们的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在安全生产活动的组织中,我们与企事业单位注重从基础抓起,从系统抓起,从规避风险抓起,从规章落实抓起,流了汗水,付出了心血,收获了一定成果,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
    我们坚持把握规律,关注难点,重点对旺季运输和冬季运行等关键阶段的安全生产倾注了全部精力,提前预警,及早部署,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并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在宏观预防上形成了关口前移的“五预防”:季节性预防、规律性预防、周期性预防、突发性预防、重点部位预防;在制度落实上形成了层层分解、层层监督、制度管理、量化考核、奖惩分明的管理模式;在生产运行中形成了“日有讲评、周有安排、旬有检查、月有总结”的生产分析制度,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消除隐患。
    局长点评:把新疆的特点阐述得比较透彻。各个单位领导在做工作时,都要对自己单位工作的特点把握清楚。发言特别有个“亮点”,就是“关口前移”,往哪里移?这里阐述得比较清楚。“五预防”总结了关口前移的特点和规律,其中,“突发性预防”建议改成“常发性预防”。
    民航内蒙古监管办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规范监管之路 确保内蒙古地区航空运行安全
    2003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决定了监管办适应新体制的难度。四年来,我们逐步推进了三个转变:转变行政理念,实现了从企业管理到公共行政管理的转变;转变社会角色,普遍认同了公共利益代表的社会角色,行政立场走向客观中立,摆正了公共利益与企业利益、依法规制与促进发展的关系,自身建设总体思路比较清晰;转变行为方式,行政行为法定原则初步确立,行政行为初步规范,履行法定职责与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相统一的原则得到贯彻,尊重法律价值、崇尚法律精神、遵循法律原则、执行法律规范,逐步成为监察员的自觉行为。总的来说,监察员实现了从“领跑运动员”到“裁判员”的转变。
    安全监管应树立两个基本理念:防范的理念和持续安全的理念。安全监管应重视对行政检查规范的研究。经过几年行政执法实践不难发现,行政检查规范难度大于行政许可。因为在行政许可之后,持续符合的难度远远大于一次性符合,加之专业力量分散、监察员能力不足、行政相对人动机变化以及种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容易导致行政检查流于形式。我们认为,行政检查主要在于质量和深度;监察员发现问题、证明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无论怎样增加行政检查频次,都只是形式上的“力度”,而不可能真正“深挖”隐患,不可能真正提高行政检查的效能。
    局长点评:发言可以归纳成四句话:明确定位,行政执法,指导服务,责权一致。特别是关于“明确定位和行政执法”,将监管办从原来企业管理到公共行政管理的转变阐述得比较到位。
    民航四川监管办加强机场监管从根本上改善机场管理现状
    监管办处于民航监督管理的最前线,必须认真领会和贯彻好上级精神和各项规章,履行好政府职能,坚持标准,严格监管。切实加大监管工作力度,严把新机场开航关,积极推动支线机场航油管理规范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监管工作,推动机场发展。
    首先,我们认为,加强安全监管本身就是对企业的一种最重要的服务。其次,我们注意按照“严格监管、热情服务”的要求,努力做好对各机场的指导与服务工作,采用多种方式促使机场及时掌握法规,积极帮助机场解决安全问题,排除安全隐患。
    在大力加强安全监管的基础上,四川监管办注重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尝试在安全监管工作中督促、指导各机场建立起一套长效、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编写和运用《机场使用手册》,指导机场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以安全审计推动机场自我监督。提高人员素质,从根本上改善机场管理现状。
    局长点评:主要讲的是民航监管办机场监管的情况,梳理得比较清晰,可以归纳成四句话:机场监管、严格标准,搞好服务,注重长效。
    民航陕西监管办重在依法行政,旨在持续安全抓好班子,带好监察员队伍,努力提高行业政府的领导力、战斗力和公信力。
    第一,抓班子,重在提升领导力。单位好不好,关键在领导。我们高度重视班子建设,把班子成员驾驭全局能力的增强、政策理论水平的提高和“五个表率”作用的发挥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监管办领导凡事想在先,干在前,注重以身作则。坚持每周带班,坚持参加24小时值班。通过党委工作制度的建立,各项工作机制的形成,使得党委班子成员成为各项工作的排头兵,职工队伍的主心骨。
    第二,抓队伍,重在提升战斗力。一是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焕发大家的创业激情,增强迎难而上的信心, 形成思想合力;二是通过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不断提高监察员的监管能力,使大家得到成长的快乐;三是坚持学以致用,注重实践锻炼,让大家享受到工作的乐趣,成为依法行政有力的实践者,航空安全的守护者,行业发展的推动者。
    第三,抓理念,重在增强公信力。我们实施了“ECTR”战略,要求监察员树立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做受人尊敬的监察员,建设有权威的监管办。通过19个月的艰辛努力,陕西监管办各项工作得到了驻场各单位的广泛认同,为今后发展打下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
    局长点评:发言特别有个亮点——“三抓”,有很强的提示作用。
    民航黑龙江监管办把握运行规律 加大监管力度 促进通用航空安全形势稳定好转
    黑龙江区内通航安全工作仍面临很多不利因素,呈现出“四多一差”的特点,致使企业的安全运行基础十分薄弱。所谓“四多”:一是作业的公司多,运营能力参差不齐。二是作业点多,作业区域分散。三是作业机型多,航空器老旧。四是高龄飞行人员多,年龄结构不合理。所谓“一差” ,即作业条件差,作业环境复杂。
    我们在强化监管的同时,注重在现有条件下帮助企业加强自身运行基础能力的建设,增强企业自我安全运行管控的能力。具体地说,主要是抓住“三个关键” ,即:一是安全管理上缺位问题。二是组织运行不规范的问题。三是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
    我们十分重视发现问题后的整改,并实施全程监控,促进企业运行的不断规范。一是注重问题的整改,实施全程跟踪;二是强化隐患监控,加大整治力度;三是严把执法尺度,促进规章标准的落实。
    局长点评:从通用航空监管的角度来阐述。“四多一差”对黑龙江通用航空特点把握得比较准。“三个关键”把通用航空特点梳理得比较清楚,针对特点所采取办法也找得比较好。
    民航江西监管办抓队伍促效能依法监管保安全
    充分发挥党委核心作用,抓好队伍建设。监管办党委成立之初提出“争创好班子、带出好队伍、培养好作风、树立好形象” 的目标,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行业管理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新路子,着力把党建工作融入行业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构建持续平稳运行的安全局面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局长点评:抓党委班子四句话很值得借鉴,对我们工作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如果做到这四句话,那么对队伍的效能、成长和素质的提高都有积极作用。单位好不好,关键在领导,领导关键在班子。这四句话对于领导班子带动队伍发展阐述得比较到位。
    民航河南监管办努力树立监管权威 切实履行监管职责
    监管办没有地位和权威,就很难真正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为此,河南监管办把提高地位,树立权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作为监管办全体人员的共同目标。
    第一,抓内部管理,以监管办依法行政,廉洁奉公,勤奋工作,服务企业的精神风貌展现监管办的良好形象。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工作更加规范,更加协调,更加积极主动。把每次监督检查和参加企业有关会议、活动都作为树立监管办形象的机会。抓监管办人员业务技术素质的提高。
    第二,加强宣传沟通,使企业理解支持监管办,使地方政府了解信任监管办。加强和企业的沟通与宣传,使企业管理人员转变观念。加强与河南省政府的沟通,获得省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第三,依法行政,从严监管,树立监管办行使政府职能的权威。
    第四,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真正赢得企业的尊重和信任。
    局长点评:权威怎样树立?四句话——廉生威,(沟)通生威,严生威,服(务)生威。发言对于权威树立在什么地方,总结得比较实在。
    民航江苏监管办努力掌握监管主动权 确保民航持续安全
    主动思考,夯实安全监管基础。江苏监管办成立后,面对新形势、新定位、新职能,不回避困难,不等不靠,主动思考安全监管思路和方式。2005年,我们提出了创建一流监管办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措施: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有计划地开展监管。三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和掌握辖区安全管理的现状,为开展监管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主动探索,构建安全监管机制。一是日常监管和重点监察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二是督促整改和跟踪监察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与地方政府合力监管的工作机制。
    主动出击,消除安全隐患。一是坚持原则,严格标准,不送人情。二是及时查处不安全事件,认真分析原因,提出预防建议。
    主动协调服务,营造和谐监管环境。
    主动请示报告,争取上级支持。
    局长点评:五个“主动”值得大家关注。
附件:
分享到:

民航局客户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