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12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以下简称“国际航协”)第68届年会暨世界航空运输峰会在京举行。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民航局副局长夏兴华出席会议,国际民航组织主席高贝、国际航协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彦麟分别作大会发言,中航集团总经理、国航董事长王昌顺当选为大会主席并主持本次年会。
马凯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航空运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说,作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运输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民用航空具有安全、高效、机动、舒适的独特优势,在满足各族人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强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航空业的优势将更加突出。
马凯指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航业的改革和发展,高度重视民航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始终把中国民航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有力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事业,为世界民航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民航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持续安全为前提,以增强基础保障能力为着力点,以提高发展质量为主攻方向,努力促进民航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马凯强调,合作与交流是世界航空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是促进民航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机构和平台。希望全球航空业积极开展管理创新,积极推动行业变革,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率,继续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实现民航事业和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马凯说,此次国际航协年会在京召开,反映了各界对全球航空运输业发展的关注,表明了各国加强交流合作促进行业发展愿望和决心,通过会议期间的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将有助于推动全球航空业健康有序发展。
李家祥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航也取得了巨大发展,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7.6%。2011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达到57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2.93亿人次,货邮运输量557.5万吨。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7868万人次,稳居全球第二,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115.8万吨,位居全球第三。共有客货航空公司47家,运输机场180个,通用航空企业123家,机队规模为2888架(其中,运输飞机1764架,通用航空飞机1124架)。中国民航已跃居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成为全球增长最快和发展潜力最大的航空市场,为世界民航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李家祥表示,未来一二十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民航仍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今后几年,中国将新建机场70个,改(扩)建机场100个。到2015年底,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230个以上,旅客运输量将达到4.5亿人次,机队规模将达到4700架左右(运输飞机2700架,通用航空飞机2000架)。
李家祥说,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得益于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奋斗,得益于世界航空业界朋友的支持。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民航业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跟不上、关键人才缺乏、保障能力不强、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等诸多矛盾,中国民航正在不断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也希望世界航空业界的朋友继续对中国民航的发展给予大力帮助和支持。
汤彦麟针对全球航空运输业的现状进行了大会发言,内容涉及政府、安全、安保、税收、监管、基础设施、空中交通管理、机场等各个方面。他指出,航空业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全球和谐及进步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且潜力无限,但是,航空业的现状却是脆弱的,如高油价就是影响全球航空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他看来,航空业的增长保障来自合作,合作使得飞行更加安全和可持续,因此加强全球航空业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整个航空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各国政府和企业应携手发展航空业。
据了解,此次是国际航协年会第二次在中国召开,由国航承办。会议发布了全球航空运输业的重要经济数据和发展情况、趋势预测,审议通过了年度行业重大决策,并以论坛形式对在中国开展业务、航空公司的未来、航空业的价值、公共媒体与航空、生物燃油的商业化等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来自全球航空公司、机场、飞机制造商、航空服务商的首席执行官及代表等1000余名与会嘉宾参会,共谋全球航空运输业发展大计。
国际航协是由各国航空公司于1945年成立的世界范围的非政府组织,其前身是国际航空业务协会。1944年4月,各国航空公司在哈瓦那审议了协会章程,58家航空公司签署了文件。1993年,中国的国航、东航、南航正式成为国际航协成员,之后,国内其他航空公司也相继加入了国际航协。
国际航协年会是全球航空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业界盛会,1945年10月,国际航协第一届年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2002年6月3日—4日,应东航的邀请,国际航协第58届年会在上海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