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类:建议提案答复 | |
体裁分类: | |
办文单位:运输司 | |
发文日期:2016-03-28 | |
名 称: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928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 |
文号: | 有效性: |
部号: |
民航局关于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的建议
(第7928号)的答复(摘要)
一、关于“开放更多低空空域,解决制约通航发展瓶颈”和“建立高标准低空空域管理体系”的建议
(一)完善低空空域管理法规体系。我局配合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参与制定《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飞行管理规定》、《低空空域分类标准》、《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等规章,以及《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的修订工作外,针对飞行服务站(FSS)建设工作,我局一方面结合民航发展实际,制定了《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建设和管理规定(试行)》并报送国家空管委;另一方面统筹行业内现有空管资源,推进全国范围内的飞行服务站建设工作,建立和完善低空空域服务保障体系。
针对以往通用航空飞行任务需由军队有关单位审批的情况,2013年我局会同总参谋部联合下发了《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管理规定》,首次以“负面清单”形式列明需审批的9类情形,除此之外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一律不再审批;明确了我局在会商军队相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负责最终审批的权限,理顺军民航职责,明晰工作界面,简化审批程序,更好地服务了通用航空发展。
(二)改善低空空域空管服务保障。多年来民航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气象、情报、空管运行服务保障体系。为进一步满足通用航空发展需要,今后我局将立足直管的44个机场飞行服务报告室,建立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对辐射范围空域的通用航空活动提供航行情报、气象、计划和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依托36个进近和28个中低空管制区,为在民航管辖空域(或委托管理)的通用航空飞行活动提供空中交通服务;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承担部分低空空域的通信导航监视建设和信息引接服务等。
在有关部委的支持下,我局正大力开展通用航空特色服务的课题研究及实验,待正式投入运营后将有力改善低空空域飞行服务条件。此外,按照国家空管委办公室有关工作部署,我局协调有关部门推动低空目视航图技术规范编制工作。目前沈阳、广州地区低空目视航图研发工作正在推进中。
二、关于“加强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培养能力。按照《民航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一方面我局积极协调有关部委,进一步调整民航院校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在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等民航院校设立通用航空相关专业;另一方面,支持社会力量投资设立具备飞行驾驶执照培训资质的通用航空企业,引导现有通用航空企业按照CCAR-91部、CCAR-61部的规定拓展培训资质。截至目前,国内现有具备通用航空飞行员培训资质的民航院校2家、通用航空企业44家。此外,已经核准27家符合民航规章CCAR-141部规定的境外航校。
(二)编制“十三五”期间的通用航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作为我局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编制“十三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现已完成前期研究工作,将于今年第四季度颁布实施。除将统筹推进通用机场、飞行服务站、通用航空油料储运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外,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行业监管人员在内的人才队伍建设也是该专项规划的重点内容。
三、关于“由国家统筹规划通用机场、航空城及产业园等通航项目”的建议
(一)推动制定国家层面的发展政策。为促进通用航空发展,按照国务院相关工作分工,我局会同工信部、发改委于今年4月联合组织召开了全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研讨会,听取了各地方政府、企业关于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政策诉求和建议,研讨了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工信部、发改委等有关部委研究起草《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待广泛征求意见、予以完善后报请国务院审定。
(二)编制民航行业发展专项规划。作为我局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编制“十三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现已完成前期研究工作,将于今年第四季度颁布实施。针对去年12月份国务院已明确将通用机场建设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地方政府的新形势、新变化,我局拟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将编制全国通用航空机场布局规划调整为研究制定全国通用机场建设的指导意见,在统筹考虑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等规划部署,发挥行业扶持政策的引导作用,支持地方政府、民营资本等布局建设具备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短途运输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以及为航空运输提供舒缓、减压支撑的通用机场。目前我局针对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的补贴政策正在研究制定中。此外,“十三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中还将统筹推进飞行服务站、通用航空油料储运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三)开展通用航空产业园政策试点工作。2009年10月民航局批准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在蒲城开展通用航空产业园政策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民航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军队有关方面的支持下,产业园在通用机场建设与运营管理、项目培育与产业集群发展、人才培养与培训体系建设、国际通航大会与会展服务平台搭建、协会组织建设与发展、通航文化建设、军民航共建合作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并对有效整合陕西省内航空资源,挖掘通航市场潜力,创新通航发展模式,探索通航产业发展规律,促进我国通航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基本实现了预定工作目标。下一步,民航局将深入梳理总结试点工作的经验成果,并适时在国内条件合适地区予以推广。
在通航产业园区建设方面,据有关专家统计,近年来国内各地政府建设了超过100家各级各类通航或航空产业园,其中较大一部分产业园计划全产业链发展,一定程度上存在各产业园同质恶性竞争和资产损失的风险。我局鼓励地方政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唱戏、公众参与的原则,立足本地发展实际与地域特色,着眼未来科学规划当地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开展特色通用航空产业园、航空城等项目建设。民航行业管理部门将积极给予支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