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类:建议提案答复 | |
体裁分类: | |
办文单位:政策法规司 | |
发文日期:2019-06-11 | |
名 称: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155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 |
文号: | 有效性: |
部号: |
商务部办公厅:
经研究,我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155号建议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对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高度重视。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时,提出“北京新机场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同时提出“三大关切”,表达了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首都“一市两场”以及京津冀机场群发展的期待与关注。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民航局从政策引导、运营管理、课题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推动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出成效。在民航局总体部署推动下,“新机场”、“双枢纽”、“机场群”三大战略进展顺利,有力助推京津冀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一、京津冀地区民航发展总体情况
京津冀地区现有北京首都、南苑、天津、石家庄、邯郸、唐山、秦皇岛、张家口、承德等9个运营机场。2018年京津冀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449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39.8万吨、飞机起降104万架次,分别占全国的11.5%、14.3%和9.4%。其中,首都机场、石家庄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人次和1000万人次。“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地区规划新建北京大兴、邢台2个机场,改扩建天津、石家庄、张家口、邯郸等4个机场。预计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将有10个运营机场(北京大兴机场建成后,南苑机场关闭),机场密度由每十万平方公里3.71个提升至4.64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4个/十万平方公里)。
疏解首都机场非国际枢纽功能,完善京津冀机场群航线网络。2015年,首都机场集团正式托管河北机场集团,实现京津冀主要机场一体化管理。在明确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天津机场区域航空枢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石家庄机场区域航空枢纽的定位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京津冀主要机场差异化发展成果初步显现。一是三地机场航空运输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首都、天津、石家庄机场旅客吞吐量占比由2013年的84.68%、10.15%、5.17%优化为2018年的74.30%、17.36%、8.34%,运输结构更趋平衡,集中度进一步降低;二是坚持不增货运包机、不增国内客运加班、不增国内货运正班,引导机型由小改大、引导航线由支(线)改干(线)、引导航程由短改长的“三不增三引导”政策,首都机场国际航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18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国际及地区旅客占比由2013年的23%提升至2018年的27%,往返国内200万以下支线机场的航班架次同比减少1.5%;三是天津、石家庄机场差异化运营进一步深化,天津机场通航国内二三四线城市77个,其中有21个是首都机场未通航城市,石家庄机场突破1000万人次,空铁联运旅客突破100万人次,空铁联运占比超过10%,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有关情况
(一)新机场建设进展顺利。
目前,北京大兴机场多项重大标志性节点已顺利完成,跑道实现贯通、航油管线贯通并实现通油,完成飞行校验和初次试飞。验收工作也已全面展开。机场已完成空防安保培训中心、燃气调压站、给水站、雨污水管线、高架桥等实体竣工验收和保障试飞部分飞行区验收。东航、南航、空管、航油均已陆续实现部分工程竣工验收。运营筹备进程明显加快。已完成投运方案编制。完成民航监管局、公安局、空管局等机构设置。机场、航空公司、空管、航油等单位人员也已基本到位。全体参建单位正全力以赴,以时不我待的政治决心,力争“6.30竣工,9.30前投用”目标的实现。
(二)打造北京“一市两场”双枢纽。
首都机场总体规划修编有序开展。加快首都机场枢纽建设是打造首都“四个中心”、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造世界级机场群的重要举措,也是首都机场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民航局提出了以“双枢纽”战略规划为引领,首都机场总体规划修编为抓手,四跑道项目建设为着力点,抢抓机遇,实施首都机场窗口期提级改造和加快枢纽建设,通过改造扩容和“提质增效”,将首都机场打造成超大型国际枢纽标杆,并且围绕两场布局关联产业,实现航空运输和临空产业两翼齐飞。
开展北京“双枢纽”战略规划研究,启动北京两场国际枢纽战略规划研究编制工作。按照“一市两场、双枢纽运作、适度竞争”的原则,部署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国际国内航线网络,构建以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为主轴的国际航空枢纽,合理配置两场航权时刻资源,积极疏解首都机场非国际枢纽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适度竞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双枢纽”机场格局,推进首都机场“提质”、大兴机场“上量”,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
(三)深入推进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发展。
2017年12月,民航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实施意见》,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航空枢纽,建设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意见》明确,将遵循分工协作、互利共赢,协调联动、两翼齐飞,互联互通、一体发展,创新融合、扩大开放的基本原则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意见》提出,到2030年,北京“双枢纽”机场成熟运营,协调发展、适度竞争,国际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天津、石家庄机场区域航空枢纽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京津冀地区主要机场与轨道交通等有效衔接,打造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空铁联运、协同发展的世界级机场群。目前,民航局正在配合国家发改委开展高铁联通京津冀机场群机场的前期研究,争取早日落地,形成实效。
民航局支持提案中依托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建设自贸区的构想,并将在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的总体规划工作中充分考虑,对接临空经济区规划及自贸区建设。将继续推动京津冀地区机场“差异化发展、一体化管理”。以三省市枢纽机场为核心,加快“四型机场”建设,带动京津冀机场群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三省市航空枢纽协作机制,推进三地机场协同运行和管理,打造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
以上意见,供贵部答复时参考。
中国民用航空局综合司
2019年6月11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