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类:政府公文 | |
体裁分类: | |
办文单位:人事科教司 | |
发文日期:2007-09-14 | |
名 称:关于加强民航院校飞行、机务、空管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 | |
文号:民航发[2007]130号 | 有效性:有效 |
部号: |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直属企事业单位,总局机关有关部门:
为适应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建设民航强国的需要,促进民航院校突出行业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启动民航院校飞行、机务、空管三类特有专业建设(以下简称“三类专业建设”)工作。有关实施意见如下:
一、实施“三类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十一五”期间,总局加大了对院校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这为民航院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三类专业建设”,是落实民航“科教兴业”战略、实施民航科教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是贯彻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具体措施。“三类专业建设”以突出民航院校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 按照“ 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 的原则, 重点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办学整体实力。
(二)近年来, 民航院校规模有了较快发展, 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为民航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围绕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 民航院校在飞行、机务、空管等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三类专业的教学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民航行业发展的需要,从用人单位反映看,一些学生的岗位适应期较长,动手能力较差,英语水平较弱,学科底蕴不够深厚等问题较为突出。从院校自身情况看,在教学内容方面,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等方面有待改进;在课程设置方面,重点课程建设、理论学习与实训时间安排等方面有待完善;在教学条件方面,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需要加强。民航院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强化办学特色, 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更好地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质量是生命线、教学是中心工作的理念;按照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思路,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形成“专业水平+职业技能+英语水平”的民航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三类专业建设”,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改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科底蕴得到强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更加紧密,专业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使民航院校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方面的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进一步适应我国民航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三、建设内容
(一)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
积极进行学科专业建设规律与行业人才培养特殊规律的总结提炼,找准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的结合点。按照“三类专业建设”的不同要求,制订“民航特有专业建设管理规定”,规范专业建设行业标准,在保持发挥各院校办学特色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办学层次的要求,依据分层次、分类型的指导原则,指导完善培养方案,针对重点课程,研究制订统一的教学(训练)大纲,指导完善教学计划;制订教材规划,编写重点课程统编教材;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 以此带动民航院校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实训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在抓紧落实民航院校“ 十一五” 重点建设项目的同时, 通过资金投入和政策弓l导, 进一步加强三类专业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重点支持相关院校飞行执照考试中心、空管培训中心、机务实训基地、l47学校以及各类重点教学实验室建设工作。突出实训实习环节在教学计划安排中的比重,强化学生在学校与工作岗位之间的过渡训练环节,缩短岗位适应期,逐步实现教育培训与岗位需求的无缝隙对接: 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突出英语教学在整个专业教学安排中的比重,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业务工作的能力。推进民航院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 订单式” 、“ 模块式” 等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及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
(三)教学团队与特色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三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重点培养一批教学质量高、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 推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加强特有专业青年教师培养,建立民航专业教师参与民航岗位实践的制度和机制, 开展有针对性的师资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国外和民航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掌握民航技术发展前沿知识;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才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结合民航特聘专家和中青年技术带头人评选,积极开展“教学名师”评选工作,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四)教学评估与质量工程申报
结合教育部对本科教学评估等要求以及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相关规定,研究制定三类专业分层次、分类型的评估指标体系,适时组织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促进学校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支持民航院校在“三类专业建设”上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办出水平。鼓励院校积极申报国家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相关项目,力争国家立项。
四、组织与实施
(一)总局成立“民航院校飞行、机务、空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飞行、机务、空管三个专家组和办公室,专家组负责制定具体的专业建设方案,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
(二)加大“三类专业建设”投入力度。今后一个时期,总局对院校的经费投入将重点围绕“三类专业建设”进行。相关院校也要根据各自专业建设实际安排相应的配套建设经费。
(三)各院校要高度重视“三类专业建设”工作,要加强协作,发挥整体合力。要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三类专业建设”取得实效。
附件:《民航院校飞行、机务、空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专家组组长名单》。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二00七年九月十四日
附件:
民航院校飞行、机务、空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专家组组长名单
主任委员:杨国庆
副主任委员:宇仁录 蒋怀宇 苏兰根
委 员:任英利 徐超群 赵越让 王利亚 吴桐水 郑孝雍 吴万敏 于再
办公室主任:任英利(兼)
飞行技术专业专家组组长:陈布科
机务专业专家组组长:董健康
空管专业专家组组长:徐肖豪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