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 - 专题专栏
《中国适航报告》连载之四
来源:中国民航局 2016-11-10 09:14

  中国民航史上空前的适航大行动

  刘斌

  编者按

  历经十余载,国产ARJ21新支线飞机终于飞上蓝天,即将为我国民航业的发展谱写新的乐章。作为中国自主研制成功的首款涡扇喷气飞机,它经由中国民航局第一次完整、严格地按国际标准进行适航审定,并颁发了型号合格证。

  对于国产民机制造和适航审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近期也作出重要批示:国产ARJ21支线飞机取得型号合格证,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广大参研参试和适航审定人员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研制大飞机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前面的路还很长,挑战还很多,很严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总结经验,迎难而上,在做好ARJ21飞机后续工作的同时,要全力推进C919大型客机项目,让中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早日在蓝天上翱翔,成为彰显中国装备制造实力的新名片。

  在中国民机事业艰难前行的过程中,您是否想知道,中国民航适航“国家队”究竟是如何团结拼搏、攻坚克难,与中国商飞共同打造中国大飞机的先遣机——ARJ21-700的?本报特别推出专版,将陆续选载由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斌采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适航报告》。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北京东西西大街155号,屹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建筑,它就是中国民航局办公大楼。在北京众多地标式的建筑中,它独树一帜、别具风格。在1964年大楼建成启用时,正值周恩来总理乘坐中国民航专机访问亚洲、非洲、欧洲14个国家归来,喜庆连连。

  半个世纪的风雨过后,如今的民航局办公大楼焕然一新、风采依旧,身姿矫健的武警战士肃立守卫在大门两侧,“中国民用航空局”这七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楼内一层大厅曾悬挂着写有周恩来总理重要批示的字匾:“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这是民航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灵动流逸的书法珍品。厅廊两边,分别摆放着硕大的国产飞机模型,一架是大飞机C919,一架是ARJ21-700新支线飞机。置身其间,仿佛听到了中国民航走企业化道路、深化体制改革、实施民航强国的铿锵步履,一路高歌,抒发中国民航浓浓的民机情结,通过行使政府职能,加强适航体系建设,助推民机事业迎难而上,蓝天圆梦。

  新世纪开始的第3个年头,中国民航史上空前的适航大行动开始了。

  2003年,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刚刚过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旗下的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向中国民用航空局提交了ARJ21-700型飞机型号合格证申请书。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接到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申请书后,思虑万千、用心良苦的有两个人,一名是时任民航局适航审定司司长王中博士,他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儒雅睿智,平时话语不多,看问题却一针见血,眼光独到。另一名是时任民航局适航审定司副司长周凯旋,他身材高大魁梧,但心细如发,处事果断。两个人的心情是共通的,既喜亦忧,喜忧参半。喜的是未雨绸缪,前一年民航局已选派了6位精兵强将赴美国国家试飞员学院进行培训,为中国民航适航“国家队”储备了中坚力量。人才是关键,有了这6员大将,再拉起60人左右的“国家队”,底气足了,信心有了,完全能涉险过关,完成任务。忧的是审查一款前所未有的新型涡扇喷气飞机,审查人员的数量仍显不足。当时全国有适航审查资质的专业人员不足70人,有的已临近退休年龄。民航局适航司3个处总共只有15人。而美国FAA的专业适航审定人员有1600多人,总部有260多人;欧洲EASA有1200多人,总部有160多人。人数相差之悬殊,足见中国民航适航人力资源之薄弱。于是两人马上向民航局领导汇报,局领导深感ARJ21项目意义重大,体现国家意志,事关国家发展战略,要求适航司站在高处、着眼大局制定具体方案。王中、周凯旋经反复研究议定:在全民航系统内抽调适航审定的精兵强将,组建“国家队”,全力以赴投身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工作,坚决完成任务。民航局办公会议也很快批准了适航司的工作方案。

  阳春三月,中国民航局正式下发通知书,受理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申请,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开始了。

  无惧非典肆虐

  2003年春夏之交,一种危及人类生命的冠状病毒,在南中国的粤港大地爆发,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北蔓延,顿时北京告急!繁华的首都被危及生命的恐怖气氛所笼罩,草木皆兵,人人自危。一时间,学校停课、商场停业,消毒用品奇缺,口罩断档,酒精和板蓝根无货,就连生活用醋也被抢购一空,偌大的京城被非典搅得一片恐慌。

  在这样的环境下,民航局适航司的同志们,与民航局办公大楼里的人们一样坚持上班,坚守岗位,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准备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紧张进行中。

  由于多年没有民机新型号,全国民航系统适航审定队伍萎缩,人员因编制的限制而减少。其中,具有一定审定经验和认可审定经验的骨干屈指可数,因此人员不足是适航审定工作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经验不足。一些同志虽然曾经做过运7飞机的适航审定工作,但毕竟经验十分有限。

  第三个难题是中国民航的适航标准还需要修订完善。当时,已经有了《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AAR-25部》,但还需要按照美国FAA的《FAR-25部》进一步予以修订完善,因为ARJ21-700飞机在争取获得中国民航的型号合格证后,继而还要取得美国FAA的型号合格证。

  面对人力资源不足、经验匮乏以及规章标准有待修订完善这三大难题,中国民航局的相关人员没有被困难压倒,而是清醒地认识现状,积极地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民航局适航司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看待审定工作,中国大飞机起步,ARJ21-700新支线飞机先行,型号适航审定任务光荣而艰巨,需要大家迎难而上、全力以赴。他们按照总体布署和实施方案,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一时间,与ARJ21-700飞机型号审查相关的会议,一个接一个地在民航局办公大楼内召开,无数个协调电话从民航局办公大楼传向南北西东,无惧非典肆虐,各项具体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继续展开。

  “国家队”大集结

  早在2002年10月,民航局顺应国家民机事业发展的大趋势,适航先行,在全国范围内精选出6名骨干人员前往美国国家试飞员学院进行试飞员和试飞工程师培训。其中,试飞员有两名,一名是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的国家试飞员赵鹏,他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1998年取得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现在是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副院长。另一位是海南航空公司教员机长陈志远,他具备多种型号军机和大型民航客机的丰富飞行经验。4名试飞工程师的选派条件也十分苛刻,经考核,选中的是华东管理局审定处副处长钱惠德,他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具有多年的适航审定工作经验;西南管理局审定处副处长周成刚,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系,曾在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制造厂从事军机型号设计,是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执飞的歼-7EB飞机总体设计专业组组长,具有丰富的飞机研制和适航审定经验;民航局适航司工程师朱学峰,他专业基础扎实,英语水平高;东北管理局审定处副处长王志丹,他具有丰富的适航审定经验。

  在适航司的严格面试考核中,王中博士负责考专业知识,周凯旋他们负责考英语口语,通过专业和英语两方面的深度考核及测试,才批准他们前往位于美国爱德华空军基地附近的美国试飞员学院,在那里接受6周42天的紧张严格训练。这6名学员在适航审定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回国后立即加入到了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适航审查“国家队”,分别在审查组、试飞组和性能专业组担任重要职务。

  与此同时,由适航司总体组织协调,分别从华东、华北、中南、东北、西南、西北6个管理局的适航审定处抽调出50多名精兵强将,组成了中国民航适航审查“国家队”。团队成员中有在适航审定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同志,如韩忠阳、郭允龙、江国华、李瑛、吴嘉勉、黄绍臣、郭百鑫等;有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中年骨干,如成伟、孙安宏、邱弢、戴顺安、梁海明等;还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马健、王敏等人。

  一声令下,入选中国民航适航“国家队”的队员立即从充满北国风光的沈阳、鸟语花香的广州以及大唐古都西安、天府之国成都、西域走廊兰州和共和国的首都北京,齐聚黄浦江畔。他们将在中国商飞总部和ARJ21-700飞机研制基地摆开战场,大显身手。

  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以及本单位具体工作的需要,“国家队”的队员们有进有出,中国民航科学研究院适航研究所和中国民航大学的新生力量则陆续加入。ARJ21-700飞机的适航审定工作就这样紧张有序地向纵深推进。

  这其中,“国家队”队长的责任举足轻重,他本身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带领“国家队”在一线“冲锋陷阵”。那么,应该选派何人担此重任呢?适航司的领导为此颇费了一番脑筋。2003年夏季,在江苏无锡召开的首次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委员会预备会上,重点对“国家队”队长的人选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选定了华东管理局审定处处长吴坚。

  2003年金秋时节,经过紧张的筹备,ARJ21-700新支线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委员会首次会议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这既是中国首款涡扇喷气新支线飞机进行深入研制的加油鼓劲大会,也是中国适航“国家队”出征的誓师大会。在会上,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民机部部长王启明、中航商飞有限公司总经理汤小平、ARJ21-700型飞机总设计师吴兴世、中国民航局适航司司长王中、副司长兼型号合格审定委员会主任周凯旋、民航华东管理局副局长郭有虎等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表达了团结拼搏、出师必胜的坚强信心。会议宣布由吴坚担任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审查组组长,赵越让、邱弢、王志丹担任审查组副组长,戴顺安担任审查组联络员。

  2003年10月12日,民航局正式下发了《关于开展ARJ21-700新型涡扇支线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工作的通知》,决定在民航局适航司的统一协调安排下,组织全国适航审定系统的力量,配置各地区管理局的适航审定人力资源,严格按照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的要求,全面展开对ARJ21-700新型支线飞机的适航审定工作。

  祖国不会忘记

  一提到“国家队”,人们自然会想到体育运动,想到绿茵场上“国家队”的顽强拼搏,想到世界屋脊“国家队”挑战生命极限的攀登,想到乒乓球台前“国家队”的龙腾虎跃,想到泳池中“国家队”的奋臂扬波。

  “国家队”代表祖国,代表人民,为的是国家荣誉与国歌高奏,为的是让五星红旗高高升起。

  中国民航适航“国家队”,不仅代表国家,也代表公众,使命担当,为的是中国大飞机事业,为的是让中国大飞机的先遣机——ARJ21-700飞机能够取得型号合格证。在紧张忙碌的采访过程中,笔者每天都被许许多多闪烁着精神光芒的人物和故事所感动。如果要问,谁是当今中国最可爱的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回答,中国的航空人、中国的适航人必然是其中之一;如果要问,当今能够感动中国的大事件有哪些,我们也有充分的事实可以说明,大飞机C919的研制和ARJ21-700飞机的型号审定应该榜上有名。

  了解一个领域,深入一个行业,采访一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首先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而文化的核心是精神,精神的基础是信仰,精神比苍穹广阔,信仰比泰山巍峨。

  中国民航适航“国家队”,如同足球场上的“国家队”,审查代表就像是足球场上各个位置的队员,他们各司其职,而试飞员则是打头阵的前锋,审查委员会就是教练团队。足球运动的规则是国际通行的,是严格的铁律,适航审查同样要遵循国际标准,细致严密,不能有一丝疏忽。

  2003年,是中国民航适航工作最忙碌、最有意义的一年,也是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审定的开局之年。无惧非典肆虐,民航人在这一年迎难而上,奋力前行。

  在此后的12年间,中国民航适航“国家队”重任在肩,不辱使命,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适航审定任务。

  2015年8月3日,中国民航局授予ARJ21飞机型号合格审查组“民用航空安全集体一等功”,并通报嘉奖。

  荣誉来之不易,荣誉实至名归。

  祖国终将记住那些献身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请记住他们吧,ARJ21飞机型号合格审查组人员的名字(排名不分先后):

  沈小明、吴坚、邱弢、钱惠德、成伟、周成刚、赵涛、揭裕文、金奕山、徐骏驰、张彤、屈展文、吴浩文、张放、赵志强、张惠中、赵鹏、陈志远、马健、江国华、宗捷、袁晓峰、徐逸乐、路遥、黄少麟、张柱国、吴嘉勉、李新、赵松、郭允龙、李红琳、李锐、韩冰冰、张海涛、孙安宏、杨子洲、王敏、穆彥炜、阎芳、王鹏、邢广华、黄绍臣、梁海明、宋智桃、杨建忠、黄铭媛、郭百鑫、成树生、李宏、王建军、田有锋、郭勇刚、李瑛、侯卓、武军、韩忠阳、李焱鑫、石军、戴顺安、贾宝惠。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中国作协2015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中国大飞机》作者)

2002年民航局派往美国国家试飞员学院进行学习培训的人员,左起依次为钱惠德、王志丹、赵鹏、格莱格·路易斯、陈志远、朱雪峰、周成刚。

2016年6月28日,国产ARJ21-700新支线飞机翱翔蓝天,成功首航。(本报记者 范新宇 摄)

中国适航审定“国家队”队长吴坚。(中国商飞新闻中心 摄)

  

  

  

分享到:
相关推送

民航局客户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