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 - 新闻中心 - 地区动态
亚洲航空气象服务网进入准业务化运行阶段
来源:中国民航局 2007-03-16 16:03

    尽管飞机的性能日渐完善,但目前的大气状态、特别是有些特殊的危险天气,比以往更严重地威胁着航行安全。近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郑国光在北京举行的航空气象服务国际培训班典礼暨亚洲航空气象服务网准业务化运行剪彩仪式上表示,日益增多的特殊天气严重威胁飞行安全,大力提高保障航空安全的气象服务能力任重道远。

    在剪彩仪式上,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郑国光和民航总局空管局党委书记周毅洲、WMO航空气象处HerbertPuempel先生先后致辞。

    与此同时,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与民航北京气象中心合作开发的亚洲航空气象服务网在试运行一年半后,6日进入准业务化运行阶段。据悉,该网站是一个包括飞行气象文件、航空气象产品、数值预报指导产品等内容的航空气象英文网站,对所有注册用户免费开放。据中国气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亚洲航空气象服务网旨在为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提供航空气象服务所需的数值预报指导产品,从而为航空用户提供切实可靠、重点覆盖欧亚的气象服务。

    根据国际民航事故报告,在世界航空业务中,死亡人数事故率总的趋势在减少,但因气象原因造成的飞行事故却有增无减。因气象原因造成的飞行事故次数已经上升到将近占总事故的三分之一。调查表明,百分之六十五的航班延误与天气有关,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给航空公司和旅客造成的损失每年已高达数十亿美元。专家表示,其中有相当部分的损失,只要正确掌握运用气象条件是可以避免的。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航空业发展迅速,民用航空飞行日益频繁,航空飞行的安全保障对航空气象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郑国光还表示,亚洲航空气象服务网进入准业务化运行,标志着我国航空气象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来自尼泊尔、老挝、蒙古、马尔代夫、泰国、哈萨克斯坦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名国际学员及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国内六大航空区域管制中心、中国气象局的10名国内学员在专家的带领下将就航空气象发展现状及展望、先进航空气象服务预报技术、航空气象服务网产品的技术特点、使用方法等内容进行为期3天的学习研讨。
 
 

附件:
分享到:

民航局客户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