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芬:光影一甲子 民航不了情
来源:中国民航局2019-09-05 09:24 分享到: 字体: 打印本页

  

  接受采访的陈长芬(严宽/摄)

  

  在北京东四西大街155号中国民用航空局的一楼大厅,周恩来总理为民航的题词——“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铭刻在大厅的墙壁上,醒目、庄重。60多年来,这三句话始终被民航奉为圭臬,为中国民航的安全发展保驾护航,也见证着中国民航的腾飞和辉煌。

  “周总理的题词是1957年10月在中缅航线通航一周年总结报告上的批示,后来成为民航工作的指导方针。为了能更准确、规范地将这三句话呈现出来,我在1965年前后从档案室把文件调出,一个字一个字地翻拍下来,重新排列、整合、制作,之后被刻在了民航局大楼的墙上。这也是我用摄影为民航做的一点小小的事情。”用一口“正宗的”湖南普通话回忆起50多年前的事情,已经78岁的陈长芬不经意间还是流露出些许眷恋和自豪。

  “把我的青春献给祖国”

  1959年初,刚刚成立不久,地处广西柳州的中国民航第四航校到湖南衡阳招生,因为政治条件、家庭状况都符合要求,成绩好,身体好,正在铁二中读书的陈长芬被选中了。其时,到航校学什么,以后做什么,未满18岁的陈长芬一无所知,而接到通知后打起行囊,说走就走,只有一个念头:要把我的青春献给祖国。

  “祖国在哪里?祖国在我心中。”陈长芬说着,把手放在了胸口的位置。

  入校后,陈长芬被分到商务班运输专业。虽然学制是两年,但学习时间却被压缩至半年。“当时建国刚刚10年,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民航也不例外。所以时间被缩短,大家的学习压力都很大,但师资都是从全民航选调的最好的老师,比如我们的英语老师就是一个参加过两航起义的人。”

  在柳州当地有一个说法“四个蚊子一盘菜”,用以形容蚊子之大,而这也让陈长芬记忆深刻。“我们商务班学员属于地勤,由于供给有限,夏天是没有蚊帐用的。晚上光着膀子睡觉,刚躺下就扑上来一层蚊子。”一边说,陈长芬一边挥着胳膊来形容蚊子扑上来的样子。这些事现在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但却是那时的真实情景,可学员们却并不以为苦,依然争分夺秒,热情高涨地学习。而正是航校期间的这段经历让陈长芬体会到了民航工作者那种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让他的一生都对民航充满了爱和敬意。

  因为美术字写得好,进校不久陈长芬就开始参与学校的板报制作,1959年9月毕业时,他被留在了学校政治部任宣传干事,并且第一次触摸到了相机。一位政治教员将一部没有人使用的莱卡M3给了陈长芬,并告诉他怎么拍照和放印。“那时候学习资料很有限,除了跟书上学,我也去照相馆跟拍照和洗相的师傅学。”

 

  1959年,陈长芬开始了他自诩为“人生的第一幅作品”《柚子》的创作。创作初衷除了因为广西柳州盛产柚子外,陈长芬心里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要表达,“1959年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我们都是共和国的‘幼子’”。

  这一年冬天,陈长芬开始了自诩为“人生第一幅作品”《柚子》的创作。目标很清晰,要拍摄一幅有形体、有构成、有画面效果,但没有影子的作品。然而如何拍却不知道。在桌上把柚子摆来摆去,拿着灯晃来晃去,看到影子就躲来躲去,一来二去,陈长芬用了两年才完成拍摄。

  航校第一期飞行学员毕业时,陈长芬接到一个任务,为学员拍毕业照与合影。为此,陈长芬专门买来一部10英寸×12英寸的木制座机,使用7英寸胶片,通过分格推拉的方法进行拍摄。如何分格推拉,没有人教,陈长芬只能是一边摸索一边拍摄。任务完成后,学校还专门举办了一个小型影展,没有展厅,就在教室里把照片放在椅子上进行展示。“那时候,用木制座机给飞行员拍照,我觉得特别骄傲。现在,那批飞行员都会说‘我的毕业证书上的人像照和毕业合影可是陈长芬给拍的’,也挺骄傲。”说着,陈长芬掩饰不住得意,咯咯咯地笑出了声。

  伴随着中国民航飞出去

  由于国家经济遇到困难,航校在成立3年后被撤销,陈长芬也结束了航校工作,来到北京,在民航局宣传部任摄影宣传干事。

  “我从拿起照相机那一刻起,就要做一个中国最优秀的摄影师。”这是1960年陈长芬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的一句话。然而让他痛心,并且至今都无法释怀的,是“文革”期间他亲手烧掉了这本日记。但岁月流逝,有些刻骨铭心的东西早已融入到他的血脉之中。无论是在民航局机关,还是在宁夏沙漠里的五七干校,抑或是奔走于祖国的四面八方,陈长芬一直将摄影作为宣传民航的工具不断努力着,并以此作为人生和事业的唯一准则。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的各行各业都迫切需要去与外面的世界进行交流,民航率先而行。

  “你们知道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签署的对外合资第一号文件是什么吗?是中国民航与香港商人伍沾德成立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

  “你们知道公司成立前航空配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吗?是如何让面包不掉渣。”

  陈长芬一直在自问自答,显得有些激动。作为那一段历史的见证者,他用相机记录了整个过程,从公司成立,到设备进口、人员培训、项目攻关、餐食制作,一直到配上飞机。

  “你们知道那时头等舱配的什么餐吗?是茅台和龙虾呦。”说罢,陈长芬哈哈大笑。

 

  陈长芬拍摄的20世纪80年代初民航头等舱服务,茅台酒和龙虾都是当时头等舱旅客可以享用的美味。

  1981年,中美实现通航,开通北京、上海至旧金山、纽约航线。在首航飞机上,有一支由60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陈长芬是里面唯一的摄影师。可是,在回程时,大家发现客舱里竟然一本中文读物都没有,全被美国的报刊和读物占据了。

  当时的民航局长也在飞机上,他把陈长芬叫到头等舱问:“这是我们的飞机,却全是美国的报纸杂志,你看怎么办?”

  “怎么办?我们自己办一本杂志,一本中国民航的航机杂志。”陈长芬当时这样回答。

  1982年2月,《中国民航》杂志创刊。创刊号的封面为陈长芬拍摄的长城。

  于是,在1982年,新中国最早的航机杂志《中国民航》诞生了。陈长芬作为创刊人之一,任杂志摄影记者。第一期《中国民航》的封面,是他拍摄的八达岭长城。

  “《中国民航》杂志从一开始定位就不仅仅是一本航机读物,而是中国改革开放对外宣传的平台。”陈长芬说,“所以杂志的内容除了民航的资讯外,更多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领域的发展成果,我们的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在他看来,讲好民航故事,宣传国家形象,始终是他作为一名民航摄影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1982年10月1日,陈长芬从北京飞往上海,去拍摄刚刚夺得第9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的中国女排。在返程时,他在机舱里拍下了这张合影。

  “搭建与世界对话的平台”

  1989年,时任《中国民航》杂志副主编的陈长芬离开了本职岗位。也是在这一年,他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摄影术发明150年来“影响世界的十大摄影名人”,并成为该杂志特刊封面人物。“我离开民航,是想更专注于摄影艺术的创作和研究,搭建起具有民族背景、民众文化背景的,与世界对话的平台。”

  当年陈长芬在柳州航校学习工作时,有家人或朋友到航校看望他,他都会带着人家去看飞机,在飞机下面拍一张留影。多年后,在与国外友人交流时,陈长芬都会说一句话:“如果你想了解民航,那就去触摸一下飞机;如果你想了解中国,那就去触摸一下万里长城。”

  在陈长芬的艺术创作中,长城成为了他最重要的载体。在他看来,长城不仅是人类双手创造的奇迹,在长城上能找到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理念、民族特征的东西,而且也具有最早的互联网概念,沿着长城与丝绸之路将中国与欧洲联系在了一起。2007年,陈长芬在美国休斯顿美术博物馆举办了为期半年的《长城》摄影展。让陈长芬感到鼓舞的是,美术馆在做展览时,他的长城作品与莫奈、毕加索的名作同一时间展出。同年,美国耶鲁大学出版了陈长芬的《长城》摄影集,美国当代著名汉学家史景迁在摄影集的序中写道:“通过他最具力量的作品,他让另外一种观看成为可能,并且给我们留下了‘天地间唯一’的长城这一无法忘却的感受。”

  通过镜头,陈长芬让长城具有了世界性的语言,而对于他自己来说,打开世界之门的,则是柳州航校那条铺满石子的土跑道。“天空是视野,那虽然是一条很简陋的土跑道,但它让我飞向蓝天,进入到一个更大的空间。”陈长芬饱含深情地说。

  兜兜转转60年,前30年在民航做事情,后30年专注于艺术创作。但用陈长芬自己的话说“我的心从未离开民航”,一如他那浓郁的湖南乡音,从未改变。

  陈长芬

  1941年出生于湖南衡阳

  1965年开始拍摄长城

  198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陈长芬艺术摄影作品展》

  1989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摄影术发明150年来“世界十大摄影名人”,成为该杂志特刊的封面人物

  1989年荣获首届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

  1990年在日本出版《长城》摄影画册

  1992年获中国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编入美国版《世界摄影史》,书中认为:“陈长芬对摄影美学潜力的领会,在他航拍的《大地》《日月》等照片中,把现代美学观念和古老的哲学思想融合起来。”摄影作品《裂变》也同时编入其中

  199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长城诗史》摄影展

  2007年在美国休斯敦美术博物馆举办《长城》摄影展览;同年,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陈长芬《长城摄影集》

  2012年应邀参加伦敦书展,在主会场现场演讲《出版与影像》

  2013年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举办陈长芬摄影艺术展

  2014年在美国圣地亚哥举办《长城》摄影展

  2016年2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中国山水》巨型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