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積極貫徹落實全國民航年中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區內通用航空運輸企業飛行運作安全管理工作,增強企業管理人員對“安全第一”理念的認同和遵章守紀、規範運作的自覺性,進一步提升轄區通用航空飛行運作安全水準,扭轉今年以來轄區嚴峻的通用航空安全形勢,在民航東北地區管理局正確領導和指導下,經與中國民航安全學院密切協作,民航黑龍江監管辦繼9月份召開“民航黑龍江地區通用航空運作安全管理會議”之後,緊緊抓住區內通航秋季護林作業結束,冬訓開始前,人員相對集中這一有利時機,于12月11-13日在哈爾濱舉辦了全國首期專門針對通航中高級領導幹部民航法規培訓的“民航黑龍江地區通用航空中高級安全運作管理幹部培訓班”。
在黑龍江區內運作的飛龍、龍墾、鶴翔、東北、瀋陽、大慶等東北地區6家較大規模通用航空企業的總經理、分管飛行、機務、訓練、運作的副總及總飛行師,負責運作管理、安全、飛行、機務部門的主管共計4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培訓班還吸引了黑龍江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林業部東北航空護林中心、黑龍江農墾總局農機局、加格達奇、塔河、伊春、嫩江等航空護林機場等協作單位領導踴躍報名參加。
培訓班由3名中國民航安全學院資深教員擔任主講。他們根據監管辦提供的通航企業運作現狀以及安全教育水準不高的實際情況,精心準備了教學內容,主要講授了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産法》、《安全生産違法行為行政處罰法》、《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規定》等國家安全生産法律法規體系,講授了中國民航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包括民航安全法律法規體系架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管理條例簡介、中國民用航空安全管理重要規章介紹。同時,重點針對企業普遍關心的民航安全監督管理、民航安全資訊管理、航空安全風險管理以及航空安全人為因素與航空安全文化建設等課題進行了深入講解。
通過課堂內外教員與學員們的良好互動,包括國內外航安全資訊系統及自願報告系統、中國民航安全資訊系統使用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實用危險源辨識技術、風險分析、評估、控制與緩解策略、航空安全文化的內涵與特徵、安全文化的建設模式等先進安全管理理念第一次在通航人的心中紮下了根。
這次專門針對通航中高級領導幹部民航法規培訓是來之不易的。自2003年12月18 日正式組建以來的四年時間裏,民航黑龍江監管辦在民航總局和民航東北地區管理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幫助下,在轄區內外各家通用航空公司和協作單位的理解和支援下,始終堅持以促進企業加強自身安全管理水準提升為監管工作的出發點和重點,各項監管工作圍繞完善企業安全培訓積極展開。隨著國內投資通用航空的興趣不斷高漲,各項有關通用航空管理的法律規章不斷出臺和完善,通用航空公司陸續通過了局方按照CCAR-91部進行的運作合格審定,取得了相關的運作資格,各家公司按照局方要求,從改造公司軟硬體入手,精心準備,加班加點,能夠及時回應、認真落實,積極配合監管辦運作合格審定小組的工作。企業與局方的緊密配合,使公司運作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隱患和漏洞以及影響公司運作效率和品質的久拖不決的不良積習得以及時清理,從而為企業健康有序發展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各家公司對通航企業可持續科學發展觀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關注。
但是,各家通航公司雖然通過了局方的運作合格審定,但是通過分析通航實際的生産運作過程,我們依舊可以發現其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區內通航安全整體形勢還不夠穩定,個別時段還出現了較大的反覆的局面,説明構成企業快速發展的安全基礎依然是薄弱的,所執行的運作標準和所具備的運營能力是不高的。通航企業要想保持健康、穩定發展,就必須嚴格執行局方頒發的經營許可證和運作規範,嚴格執行局方批准的各種公司手冊,就必須居安思危,警鐘常鳴,切實加強企業管理人員和廣大員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這也正是監管辦組織這次培訓的目的所在。
這次為期3天的培訓,雖然不可能從根本上立即解決通航企業所面臨的困境和難題,但是結合通航實際運作情況進行的法律法規學習,實實在在地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辦法。黑龍江監管辦從實際問題入手、努力提高通航安全運作管理水準、力求建立安全運作的長效機制,體現了監管、調研、服務三結合,為黑龍江區內通用航空長遠發展夯實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