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14時05分,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停機坪,一架E190“和諧號”飛機穿過象徵吉祥如意的“水柱拱門”後,緩緩地駛入停機位。這是海航集團旗下的大新華快運更名為天津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後,迎來的第一架飛機“和諧號”。它標誌著天津航空正式揭牌啟航,此舉填補了天津沒有本土航空運輸企業的空白。
當天中午12時30分,民航華北局副局長辛天河在天津航空基地向天津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文勇頒發了航空承運人運作合格證,天津監管局局長馬振富向天津航空副總經理姚興勇頒發了運作規範。
天津航空公司註冊資本人民幣13億元人民幣,分別由海航集團、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港保稅區三方共同出資建立,其投資比例為:83.15%、1.47%、15.38%,其總部設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經營範圍為國內支線航空客貨運業務。于文勇表示,公司將構建以天津為核心的覆蓋全國及亞洲的航線網路,採取由北向南、由西向東、穩步發展、紮實推進的分步推進戰略。截止到目前,天津航空擁有53架飛機,擁有全國最大的支線航空機隊。至2012年,天津航空公司將達到100架以上的機隊規模,航線網路遍佈全國,突破500條,通達100個城市,每年提供超過20萬個航班,年旅客運輸量將超過1500萬人次。
揭牌儀式上,天津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長久以來,陸路和海上交通一直是天津作為北方交通樞紐的重要標誌,而航空業卻是其中相對較為薄弱的環節。根據國家制定的戰略定位,天津市政府多年以來一直致力於海陸空一體化現代交通體系的打造。此次天津航空的成立,有助於進一步加強天津作為物流中心和北方經濟中心的地位,拉動天津市的招商引資和貿易往來,對於促進天津市的旅遊業及其他産業的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有專家分析説,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風暴給世界航空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種市場狀況下,海航集團與天津市政府的戰略合作對於雙方都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對於海航而言,攜手地方政府,是自身發展、壯大的重要支撐,有助於其打造國際化、世界級航空品牌目標的實現;而“天津航空”對於天津政府而言,無疑使其多年來欲打造的海、陸、空全方位的運輸格局真正落到了“實處”,在促進天津乃至環渤海經濟發展的同時,“天津航空”還將成為天津的另一張城市名片。
目前天津市政府已經將“天津航空”納入到天津航空産業發展的新藍圖之中,並逐漸打造一條以航空製造業為核心,以航空租賃業和航空運輸業為主幹,涉及航空研發、製造、物流、金融等多個行業的完整的航空産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