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多方聯動防止“電源閃斷”
8月11日10時14分,成都雙流機場突然發生大面積停電。在成都機場停電事故發生的第二天,作為首都機場地區七大能源系統的供應者和運作維保服務商,首都機場動力能源公司立即組織召開了首都機場供電安全保障應急會議,專題分析了首都機場地區供電運作情況。記者從首都機場動力能源公司相關部門獲悉,總體來説,首都機場供電系統較為安全,整體運作狀況和機制較為良好,具備為首都機場提供安全穩定電力保障的能力。
8月19日下午,首都機場股份公司和首都機場動力能源公司聯合召開了關於成都雙流機場停電事故調研的研究會議,根據首都機場自身現有的實際情況,對目前電力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了詳細梳理,並明確了及時治理隱患、進行徹底整改的要求。
針對外電源安全性問題,要求抓緊對外電源隱患進行治理,並要求相關部門請北京市電力公司等有電纜維護資質和經驗的機構對外電源電纜進行維護,確保外電源安全穩定。對於航廈應急電源問題,動力能源公司與股份公司航廈東、西區管理部表示,將儘快對重點部位開展電力相關設施設備排查,及時發現、解決存在的隱患,並進行徹底有效治理。
針對管理界限不明確的問題,要求有關部門加強與相關單位的溝通,理順調度關係,明確資産歸屬和管理界限,相互協作,密切配合,並加緊配備相關的檢測設備,保障電力設施穩定運作,對於需要上級單位給予支援和協調的事項,抓緊整理上報,確保供電安全。
首都機場股份公司作為機場管理主體,表示各區域管理部門將加大對施工項目的管理力度,重點防止因施工挖斷電纜、施工臨時用電不規範等問題的發生,並在施工維保前,加強與動力能源公司的資訊通報和與受影響用戶的溝通、協調,明確受影響區域。
首都機場動力能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動力能源公司各單位將繼續強化對電力設施的維護保養和搶修工作,要明確專人、確定目標、提出要求。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線路和設施,要全力維修,進一步完善電力設施巡查制度,增加特巡次數,做好摸排、檢查,及時解決電力設備運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與此同時,加強宣貫力度,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服務意識和技術水準;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升其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準;加大對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度,建立相關的案例庫;加強對公司所有員工的教育,提高其認識水準,以制度促進員工行為的規範,促進電力的供應安全。
事故往往瞬間突發,為了盡可能減少突發事件對整個機場運作的影響,首都機場股份公司各區域管理部門、動力能源公司進一步梳理了應急預案和流程,確保突發事件發生後,各種應急保障預案有效,保障措施全面、到位。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為了吸取成都機場“8·11停電事件”教訓,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公司的統一部署下,各相關部門再次對本單位的設施設備及應急預案進行了梳理,全面排查安全隱患,積極做好職責範圍內的應急工作,提高處置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旦發生大面積停電,機場地面服務公司將立即成立應急總協調中心,負責資訊傳遞報送工作,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結合實際工作特點,地面服務公司制定了《地服公司大面積停電應急措施》。如國內客運部做好《出境系統故障應急預案》的定期演練;旅客服務部制定落實《廊橋故障應急預案》演練計劃,做好廣播系統停電情況下的手持小喇叭登機廣播準備;配載結算部定期進行《配載出境系統故障應急預案》的演練,每月還舉行平衡表的手工操練比武活動。此外,地服公司還加大停電應急設備投入,購買了40多把應急照明燈發到各個部門,準備好充足數量的攜帶型廣播小喇叭,加強日常設施設備的維護。
機場安護部要求各業務科室舉一反三,進一步完善機場大面積停電情況下的航班保障預案。技術科專門針對此事件,對所有安檢設施設備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排查,加強對設施設備日常的維護和檢修,確保各項設施設備性能完好,避免設施設備“帶病”運作。
運作管理部消防中心於8月17日組織人員對機場公司中心變電站、各電力機房、候機樓B1變電站和B2變電站等4個電氣安全重點部位,開展了一次全面的電氣安全專項檢查。此次檢查中發現這些部位存在日常防火巡查不嚴、滅火器材配備不足等問題。針對這些情況,消防中心已起草發放整改通知書,督促有關單位及時整改,消除安全隱患。
一旦發生大面積停電怎麼辦?機場物業公司電力保障部經理胡軍告訴記者,杭州蕭山機場是雙路供電,與蕭山區供電局簽有保障協議,一旦出現停電故障,電力局會第一時間趕來機場支援搶修。早在幾年前機場公司就制定了《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並進行過實戰演練,而且蠟燭、手電等應急物資儲備充足。“我們每時每刻都有專人值守,還會定時進行設備巡查。如果遇到雷電、颱風等異常天氣,更會加派人手對設備進行特巡。另外,蕭山機場二期今後也會配備發電機組,這樣一來,機場的用電等於再多了一道保障。”
上海兩大機場:月底前將完成所有設備安全排查
上海是國內唯一擁有兩座國際機場的城市,擁有國內最龐大的進出港客流。機場作為交通命脈的基礎,一旦遭遇停電,其應急措施備受關注。據悉,目前上海虹橋機場、浦東機場正在全面排查所有機場運作保障設施設備問題,預計月底完成。
8月11日成都雙流機場發生停電事故後,引起了上海機場相關方面的高度重視。機場要求相關保障單位立即檢查設施設備運作狀態。8月20日,上海機場再次召開安全工作會議,貫徹落實民航局關於開展運作保障設施設備排查工作的通知,機場集團各單位分管安全的領導,各部門的領導和直管領導均悉數參加,負責工作的安排和落實。
據上海機場(集團)安全運作監控中心主任高正甫介紹,成都雙流機場停電事故發生後,上海機場集團要求下屬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的能源保障部門、變電站、燈光、場道、出境系統、行李系統、水塔等各個單位分析狀況,針對上海機場的供電、供水、供氣等設計方式,徹底檢查了各個環節,以便發現各個單位在應急預案上準備的不足。
高正甫表示,供電、供水、供氣這些部門直接關係到機場各個系統的正常運作,成都雙流機場的事故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因此機場不僅是要針對供電設備,更要對所有設施設備進行檢查。事發後,機場認真分析了“成都雙流機場事故”的原因。高正甫認為,上海機場的供電方式有類似成都雙流機場的地方,但上海兩大機場的供電手段會多一些,關鍵設備都有備用電源。除了有多路電進入機場變電站以外,還有油機供電和UPS(Uninterruptable Power Supply)不間斷電源供電,在特別嚴峻的情況下,可以保證30分鐘至數小時內機場的正常運轉。
據了解,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運作多年來尚未發生過類似成都雙流機場這樣嚴重的停電事故,但有時也會發生電跳閘的情況。今年年初,浦東機場就因外界供電系統失電,造成很多設備自動跳閘,儘管跳閘後1秒內就能切換至其他電源,但是合閘需要人工確認後再重新啟動,幾十個電閘要一一合上需耗費15—30分鐘,致使機場運作受到短暫影響。對此,目前上海機場(集團)有完備的緊急預案,安排有專門領導監督、專人負責各點,盡最大努力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問題。
日前上海機場(集團)已經要求下屬機場保障部門吸取“成都雙流機場事故”的教訓,做好及時報告工作,在發生斷電時,機場保障部門除了做好本職搶救措施,還要及時與上海市供電部門保持聯繫,不可掉以輕心,同時要協助相關宣傳單位,配合媒體及時向旅客、航空公司以及相關單位報告航班受影響情況,以免出現候機樓大面積積壓旅客的局面。
深圳機場:設備排查不走形式不走過場
深圳機場股份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在候機樓租賃商戶店舖裏,檢查組細細查看了商鋪工作人員的培訓記錄,並口頭檢查工作人員的安全基礎知識。在3個多小時的連續檢查中,檢查組對任何一個存在安全隱患的細節都會認真查看、盤問,不走形式,不走過場。
原來,在成都雙流機場停電事件發生的第二天,深圳機場就召開了緊急會議並下發開展安全大檢查的通知,要求各單位立即展開地毯式排查,確保無一遺漏。8月14日至17日是深圳機場各單位的自查階段。集團下屬的承遠油料公司、動力公司、候機樓保障管理部、飛行區管理部等相關單位在自查階段已先行完成了供油、供水、供電、弱電、燈光等管道(線)系統的全面檢查。記者遇到的檢查是專項檢查,持續時間為10天,從8月18日至28日,由深圳機場安委會委員帶隊組成檢查組,兵分兩路進行。每個檢查組人數為10人,檢查區域為本場空側和陸側的重點單位和部位,包括 A、B航廈、機坪消防設施、燈光電力系統、油庫、場區水電供應系統,以及員工宿舍、食堂等重點部位。另外,從8月17日起,民航深圳監管局領導和深圳機場集團領導也聯合帶隊,深入一線,開展為期11天的機場運作保障設施設備排查及用電安全專項檢查。
下一階段,檢查組將繼續深入一線,重點排查可能造成大面積停電的關鍵點、關鍵部位,幫助缺乏電力專業人員的單位搜尋用電安全隱患,增強處置停電事件的能力。同時深圳機場管理水電的動力公司還特別邀請了深圳市供電部門負責人到深圳機場進行業務溝通,提高上游對機場供電的不安全可靠性,並與深圳寶安水司負責人電話溝通,確保機場用水安全。
深圳機場的安全檢查工作不是運動式的,他們更注重的是日常紮實的檢查工作。針對可能發生的不安全事件和存在的隱患,深圳機場每日都會召開講評會。每週,安全管理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會專門抽出2—3天時間到重要的作業環節跟蹤檢查。每月總結安全運作情況,召集由全部生産單位參加月分析會,現場點評通報,確定安全工作重點。統計顯示,截至8月20日,深圳機場今年共組織進行了28次公司安全督察行動,各責任單位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均進行了及時整改,這些完善的內部安全管理措施使不安全事件顯著減少。
武漢天河機場:展開運營設施設備“大體檢”
8月11日,民航局下發了《關於開展運作保障設施設備排查工作的通知》,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迅速組織學習貫徹,作出專門部署。機場安排7天時間,結合成都雙流機場停電案例,舉一反三,多措並舉,廣泛開展運營設施設備“大體檢”,進一步提升了機場設施設備安全應急保障水準。
7月以來,武漢天河機場進入暑運高峰,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20.42%,生産運營任務明顯增加,對機場安全穩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為此,武漢機場一方面將上級通知精神迅速傳達至每一名幹部員工,組織全員深入開展安全教育,要求員工務必增強安全責任意識,牢固樹立持續安全理念。另一方面,機場將自查與督查相結合,查設備與查制度相結合,認真落實檢查工作。8月13日至19日,各單位嚴格對照《機場運作安全管理規定》、《民用機場安全管理規定》、《民用機場服務管理規定》以及各種設施設備的操作要求,對機場各重要區域的設施、設備、管線組織了一次“地毯式”的拉網排查。同時,對各種應急預案進行全面審查,除檢查程式本身的完備與可操作性外,還就運作預案所需要的各種資源是否能夠滿足要求,進行了認真梳理。經查,目前武漢機場各類設施、設備、管線處於正常運作狀態,相關制度完備。
在此基礎上,武漢機場以設備排查工作為起點,採取多項舉措,積極提高安全裕度,努力避免發生類似情況。首先是加強安全防範。機場嚴格按照SMS(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針對各類緊急情況,要求相關人員對備用設施設備加強管理,重點確保關鍵設施設備的備用、應急件處於“臨戰”狀況;二是及時改進。他們根據排查結果,科學評估風險,並結合正在開展的“雙審”後續整改工作,制訂改進方案;三是確保重點。機場加強了對110KV供電站、水站清水池、航廈空調站等重點區域的現場監控,進一步做好機場出境資訊系統、值機系統統和安檢設備等關鍵設備的維護工作,全力做到各運營重點環節安全可控;四是補充資源。機場結合工作實際,按照計劃積極落實安全運營類固定資産投入,及時補充安全運營設施設備。機場各運營保障單位增加了現場值班和備勤人員力量,便於及時發現、處理問題,有效提高了武漢機場緊急情況的響應速度和處置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