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用航空局 - 新聞中心 - 民航要聞
李家祥為昆明長水國際機場頒發機場使用許可證
來源:中國民航局 2012-06-27 15:13

  

  

    

  6月26日,歷時近4年建設、總投資達230億元的昆明新機場——長水國際機場正式落成。民航局局長李家祥為新機場頒發機場使用許可證並講話,雲南省委書記秦光榮宣佈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全面竣工,雲南省省長李紀恒出席竣工儀式並致辭。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是我國第一座按照“綠色機場”理念修建的機場,2008年8月開工建設,今年6月8日通過行業驗收。該機場創下了國內機場建設多項第一:航廈首次採用了大型鋼結構製作的彩帶作為支撐,榮獲“中國鋼結構金獎”;在航廈支撐結構基礎上安裝隔震支座1810個、液壓阻尼器108個,設防烈度為8度,減隔震技術在全國機場中位居第一;土石方填築和場地精平整工程挖填累計約3億多立方米,土石方量居國內機場建設之首;採用我國自行研製的國內行李自動分揀處理系統,填補了國內大型機場國産化的一項空白;昆明新機場本期兩條跑道採用了全幅瀝青道面,在國內尚屬首例;昆明新機場在國內首次實踐“綠色機場”建設理念,榮獲國家最高等級的“三星綠色設計認證”。

  李家祥在致辭中表示,從世界範圍看,繼海洋運輸、內河運輸、鐵路運輸、公路運輸之後,航空運輸已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五個衝擊波。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航空運輸適應了國際貿易距離長、範圍廣、時效高等要求,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李家祥説,近幾年,許多省(區、市)逐漸認識到民航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把發展民航業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以及推動金融、旅遊、商貿、物流、資訊、科技等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平臺。雲南省委省政府對民航業發展認識早、見識深、行動快,把民航強省作為雲南橋頭堡建設的重要抓手,取得了顯著成績,創造了“集約化經營、專業化管理、綜合性發展”的機場運營管理經驗,為其他地區民航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和實踐支援。

  李家祥指出,改革開放30多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增長,中國民航的年均增長率達到17.6%,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民航運輸體,目前擁有飛機2888架,機場數量達到180多個。“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新建70個機場,遷建16個機場,改擴建102個機場。其中,雲南將新建4個機場,改擴建2個機場,到“十二五”末,雲南省的機場數量將達到16個。特別是昆明新機場建成後,不僅是面向東南亞、南亞、西亞的區域樞紐,未來航線網路還可連接歐洲、亞洲、非洲。希望雲南機場集團在雲南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在雲南各界的支援下,進一步總結經驗、發揮優勢,針對新時期新特點,努力提升機場運營品質,帶動雲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李紀恒在致辭中説:“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的建成,必將對完善我國航空交通運輸體系,優化國家機場佈局,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合作,助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和雲南建設中國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他希望民航局等國家有關部門繼續關心支援雲南民航事業發展和昆明長水國際機場運營,希望雲南民航人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一流的形象、一流的業績,把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打造成國內一流的門戶樞紐機場,為民航強國建設和雲南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跨越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當天,李家祥還與秦光榮、李紀恒等一道,出席了長水國際機場專用高速公路和快速公交基礎設施工程通車儀式。

  建成後的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可滿足近期年旅客吞吐量3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95萬噸、飛機起降30.3萬架次。飛行區按照4F標準建設,本期工程新建的兩條遠距平行跑道長度分別為4500米和4000米,航廈54.83萬平方米,貨運站3.5萬平方米,航空配餐設施1.4萬平方米,站坪機位110個。新機場彰顯了“顧客為尊”的人性化理念。航廈設值機櫃檯160個、自助值機櫃檯80個、登機檢票口78個,行李轉盤15個,安全檢查口42個,確保旅客自動分流,互不干擾;68個近機位,確保大多數旅客不需乘坐巡回巴士就直接登機;大量自動代步設施的使用,最大限度減少了的旅客步行距離,縮短了登機時間;航廈內佈置了多處綠化庭院,給旅客以舒適、愉快的感受。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專用高速公路和快速公交設施工程通車後,機場在高速公路、國鐵、城市輕軌和航廈之間實現了多種交通方式“零換乘”。

  李家祥還在民航局相關司局、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和雲南有關民航單位領導的陪同下,視察了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候機樓、塔臺和航管樓。竣工儀式後,李家祥還赴民航雲南安全監督管理局視察。他表示,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投入使用後,雲南監管局的監管工作更加繁重,希望大家更加努力地工作,保證監管到位,服務到位,促進雲南民航事業安全、有序發展。

附件:
分享到:

民航局客戶端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