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中美關係開始解凍,隨後,中日兩國正式建立邦交。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民航將工作重點放在開闢遠端國際航線上,以此帶動了其他各項工作的發展。
當年12月3日,周恩來總理召集外交部、外貿部、三機部、總參、空軍和民航總局負責人開會,研究開闢“北京-巴黎”航線和首都機場對外開放問題。民航為開闢國際航線,當年增加了3架伊爾62型飛機,並與波音公司簽訂了購機合同。
至1976年底,中國民航的國際航線已經發展到8條,通航里程達4萬公里,佔通航總里程的41%;國際運輸總週轉量達近4萬噸公里,比1970年增長了23倍多,運輸總週轉量佔比由3%上升到21%。國際航空業務有了較大發展,初步實現了周總理“一定要飛出去”的夙願,有力地服務了國家的對外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