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组织开展北航站区第四次转场运行综合演练。管理局领导以及乌鲁木齐监管局和管理局相关处室对演练进行现场督导。
此次演练模拟保障国内及国际进出港航班108架次,进出港旅客1.8万人次、行李1万余件次,持续近7小时,全面覆盖航站楼指挥区、飞行区、航站区等6大区域,涉及航空器保障、旅客流、行李流等6大运行流程的99项科目;启用值机柜台140个、安检通道19条、登机口41个,各驻场单位共计51个相关部门参与,在参演规模、资源开放与运行时长等三个方面较历次均实现显著突破,旨在验证北航站区全流程运行保障能力,全面检验投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一步筑牢安全顺利投运的基础。
督导组以“全流程覆盖、全要素联动、全场景实战”为目标,先后到国内值机区、安检通道、廊桥登机区、行李分拣中心、国际进出港以及运管委指挥大厅,对北航站区运行流程进行现场体验和督导。督导组充分肯定了北航站楼搬迁前期的筹备工作,并强调目前北航站区转场投运已进入关键冲刺阶段,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好自治区和民航局对乌鲁木齐机场北航站区投运的工作要求,确保转场运行安全有序。
督导组要求,一是风险研判精细化,织密安全防线。要提高北航站区运行风险管理的敏感性,从细节入手,重点梳理排查值机、安检、登机、机坪运行、跑道等环节风险点,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整改”。二是人力资源科学化,合理调配资源。既要做好投运前的准备工作,又要立足长远,做好投运后各保障资源统筹调配,针对新环境、新设备、新人员特点,发挥好“以老带新”作用,合理分配人员精力,避免疲劳作战,通过新老搭配、轮岗培训,提升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宣传引导前置化,提升服务温度。北航站区投运是自治区重大民生工程,也是舆论焦点,要提前研判掌握旅客可能关注热点,强化主动服务意识,积极协调地方相关部门优化各项服务保障配套设施,实现“服务有温度、效率加速度”。
新疆机场集团表态将严格对照督导意见持续完善和积极改进保障流程,确保转场工作实现“安全零事故、服务零差错、衔接零延误”。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