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破解訓練機型數據記錄缺失難題,提升飛行訓練品質築牢安全技術防線,近日,在天津監管局協助下,中國民航大學完成主力訓練機型上加裝數據記錄器工作。
該型號飛機作為中國民航大學飛行學院的主力機型,目前不具備飛行數據記錄功能,因此無法及時獲取飛行訓練數據。隨著飛行訓練量不斷增加,飛行數據獲取和飛行品質分析需求與日俱增。為滿足飛行訓練需求,中國民航大學在該型飛機上加裝一套能夠記錄飛行數據和駕駛艙音視頻的設備,以此用來提高飛行訓練品質。這套國産設計製造的通航飛機數據記錄器,可接收飛參數據、攝像頭音視頻數據和飛行員耳機音頻數據,並能夠將接收的數據打包記錄到SD卡和防護記錄模組中,通過選配4G模組或者空地數據鏈路將數據發送至地面伺服器。
天津監管局監察員依據《民用航空産品和零部件合格審定規定》要求,對該改裝項目開展合規性審查。監察員重點審查了設備加裝對飛機重量平衡、結構強度及航電系統的影響。經技術評估,該設備重量輕、介面適配性強,加裝過程無需改動飛機核心結構,符合小改批准要求。為保障改裝工作順利推進,天津監管局于去年對中國民航大學改裝方案編制與符合性驗證方案提出完善建議,目前首架改裝飛機已投入訓練運作,並在實踐過程中得到可靠性驗證數據,其採集的數據已成功用於飛行學員操作偏差分析。中國民航大學飛行訓練中心數據顯示,借助設備回傳的精準參數,教員可定位學員著陸姿態控制、航向保持等關鍵環節的不足,訓練針對性顯著提升。
此次小改不僅實現國産通航數據記錄設備與主流訓練機型的合規適配,還探索出小改審定服務通航訓練的新路徑。下一步天津監管局將總結該項目經驗,推動通航訓練機型數據記錄設備加裝標準化,助力民用航空訓練安全體系升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