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政策解讀 | |
體裁分類: | |
辦文單位:運輸司 | |
發文日期:2023-08-22 | |
名 稱:解讀|《航空貨物裝卸工作規範》 | |
文號: | 有效性: |
部號: |
8月18日,為進一步完善航空貨運規章標準體系,提高治理能力,民航局發佈了《航空貨物裝卸工作規範》(以下簡稱《規範》)。《規範》的編制背景是怎樣的?編制過程中有哪些考慮,包含哪些要點?《規範》的發佈將為行業發展帶來哪些影響?下一步將如何更好提升航空貨物裝卸保障能力?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
整章建制、規範操作 引導行業“軟硬平衡”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航空物流發展建設工作。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各地相繼加大了對航空貨站、貨郵操作、地面保障等基礎設備設施的投資建設力度,我國航空貨運實現快速發展,為促進經濟迴圈、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行業發展過程中,一定程度存在著重“硬體”、輕“軟體”的情況。為此,《“十四五”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提出,以“建規範、優環境、強監管”為核心,加快填補航空貨運領域的法規標準空白,建立健全符合航空物流發展規律的規章標準。從貨運市場及運作管理的角度,擬構建以《公共航空貨物運輸管理規定》為基礎,涉及貨運重點操作環節、重點貨物保障的一整套規範性文件體系。
從貨物運輸流程上來看,裝卸是航空貨運鏈條上的重要環節,其對於行業規範性文件也有著充分的現實需求。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航空貨物裝卸服務環節,前期行業內主要存在這些問題:一是裝卸環節的管理制度、作業程式等仍待進一步規範化、系統化;二是樞紐機場保障航班起降架次持續高位運作、保障資源緊張等情況,導致裝卸工作壓力增加,安全保障壓力增大;三是中小機場受貨運業務規模等因素影響,貨運業務普遍處於虧損狀態,機場管理機構對貨運業務關注度普遍不足,資金、人員、設備設施投入不足。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航空貨物在裝卸過程中,貨物或機艙受損、裝錯貨艙等情況時有發生,保障鏈條的透明度、精細度不夠,操作環節成本增加,客戶體驗感下降。
“編制《規範》這樣具體的操作規範,就是著眼于提高航空貨運的流轉效率和操作品質,從而最終提升整體保障水準。”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從安全管理和經營效益兩方面對《規範》發佈的意義作出解讀:從安全管理上來看,貨物裝卸不僅需要經過組裝、機坪裝卸等操作,還需符合裝卸順序、裝卸方案、資訊傳遞等相關要求,因此,規範化、專業化、標準化的裝卸操作是確保航空貨物運輸安全的必然要求。《規範》對貨物裝卸中庫區組裝、貨物交接、機坪裝卸、監裝監卸等環節進行有效約束與合理引導,將有助於健全安全管理體系,並深化安全隱患治理、防控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從經營效益上來看,裝卸品質直接體現了貨站與機坪的服務水準,高效有序的裝卸也是改善貨站與機坪管理形象、提高經營效益的現實需要。此前,由於缺乏針對貨物操作保障、較為系統性的管理文件,行業在裝卸管理中普遍存在標準流程不夠完善、日常監管不夠充分、操作培訓不夠全面、裝卸調度不夠靈活等現象。《規範》的發佈,將有助於較好地為行業管理提供支撐,為基層監管提供依據,為安全操作提供保障。
聚焦痛點、精準指導 助推業務提質增效
此次發佈的《規範》涵蓋了航空貨物裝卸工作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規範》首先明確了裝卸服務提供者、集裝器識別代碼、貨物裝載系統、係留帶等相關術語的基本定義;其次結合實地調研,聚焦貨物裝卸環節的關鍵堵點、痛點,明確了承運人要求、裝卸服務提供者要求、貨物裝卸各環節的作業要求等內容,並對相關管理制度、人員培訓、安全管理體系提出要求,在附錄中對相關細節與注意事項作出規定;同時,圍繞新模式、新業態,提出了支援電子化、無紙化、資訊化的業務發展導向。“通過強化貨物裝卸環節監管,《規範》希望能更好地推動主體責任落實,倒逼企業實現管理規範化、流程標準化、作業高效化。”
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編制中,《規範》主要遵循了規範性、安全性和引導性三個原則。在規範性原則方面,編制組認真研究並參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國民用航空貨物國內運輸規則》《中國民用航空貨物國際運輸規則》《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作合格審定規則》《民用航空安全資訊管理規定》《民用航空危險品運輸管理規定》《航空器重量與平衡控制規定》《客艙裝載貨物運輸(運作安全通告)》《民用航空貨物運輸術語》《危險物品安全航空運輸技術細則》等一系列法律法規、行業文件,確保《規範》合法合規。
在安全性原則方面,《規範》為更好促進行業生産安全運作,對裝卸過程中與安全相關的多個環節提出明確要求,力爭消除各項安全隱患。同時,《規範》圍繞國家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著力處理好安全和發展的關係,將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務能力作為重要內容予以明確,體現出航空貨物裝卸環節具有安全、效率和服務等多重屬性。
在引導性原則方面,《規範》對航空貨物裝卸工作的一般性操作流程與要素進行了詳細説明,在對裝卸相關操作形成約束的同時,注重安全保障與生産效率提升,便於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完善裝卸管理的相關制度;便於監管部門依據監管事項庫對轄區企業的裝卸工作進行檢查監督,進一步引導企業落實裝卸環節工作責任。
深化改革、科學治理 服務行業高品質發展
當前,我國民航發展形勢面臨深刻變化,航空物流發展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不斷增加。一方面,新的發展形勢對行業貨運保障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航空服務消費需求也正朝著個性化、多元化、特色化的方向轉變。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往單純依靠擴大投入的方式,已不能滿足當下發展的內在要求,推動航空物流高品質發展,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行業針對貨物裝卸環節制定的規範性文件,《規範》進一步明晰航空貨物裝卸工作作業流程,厘清責任邊界,對提高貨物裝卸能力和航空貨運服務品質提出要求,將有利於從源頭和底層解決當下該環節所面臨的問題,進一步推動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提升,也將是實現由“潑墨”式發展到“工筆”式發展的重要推手。
據了解,除完善規範化體系文件外,未來,行業還將從多個方面推動貨物裝卸保障能力的提升。在推進標準化規範作業落實方面,將在《規範》形成的基礎上,引導各保障主體根據不同保障場景進一步梳理自身保障流程、步驟與操作方法,提煉操作經驗,創新建立符合自身業務實際的標準化裝卸流程操作程式,並加強員工培訓,推動標準化工作成為工作常態,實現裝卸行業標準化、規範化運作。在推進資訊化、智慧化建設方面,將加快航空貨物裝卸全流程資訊化、智慧化升級改造,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新技術、新裝備使用,逐步推進對傳統人員操作的“減負”,降低人為差錯率,提升服務品質;深化行業體制機制創新,不斷推進航空貨物裝卸的理念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實現行業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在注重行業人文關懷方面,將引導企業加強人性化管理,持續推進站坪職工共用休息室等暖心工程和創新舉措,注重員工主體性和參與性,營造和諧良好工作氛圍;優化裝卸人員管理模式,在工作安排、薪酬福利、職業培訓等方面實行差異化、精細化管理模式,最大限度調動員工積極性,激發員工內在潛力。
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民航局將一如既往秉持“人民航空為人民”的理念,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緊緊圍繞航空貨運鏈條關鍵環節,統籌推動相關規範性文件出臺,進一步建立健全航空貨運規章標準體系,推進行業高品質發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