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通知公告 | |
體裁分類: | |
辦文單位:政策法規司 | |
發文日期:2025-03-19 | |
名 稱:2024年民航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 | |
文號: | 有效性: |
部號: |
2024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民航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持續推進民航法治建設。
一、全面履行法治建設領導職責
民航局黨組堅持第一議題制度,通過黨組會議、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黨組主題教育讀書班等方式,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民航局黨組書記、局長宋志勇同志切實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親自協調推動民用航空法修訂、加強行政復議工作等法治建設重大事項。民航各級行政機關嚴格落實述法要求,將述法與主要負責人年終述職考核深度融合。持續推動《中國民用航空局深入推進法治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各項任務落地落實,明確2024年法治建設工作要點並推進完成。
二、持續提升行業安全監管質效
(一)加快完善法規體系。推動民用航空法修訂草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並報送全國人大常委會,完成《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作合格審定規則》等9部規章制度修訂。開展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45件,備案審查民航地區管理局文件8件。制定民航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程式,對49件政策措施開展公平競爭審查。
(二)強化安全管控能力。印發《關於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進一步加強民航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組織實施《“1+4+6”民航安全風險管控總體方案》《運輸航空運作風險管控工作方案》,深入開展民航安全生産治本攻堅三年行動,修訂《民航重大安全隱患判定標準》。針對國外波音飛機事件多發,督促加強生産監造和單機適航檢查。密切關注發動機不安全問題並開展技術分析,部署防空停專項督導檢查。全面評估機務維修系統能力,明確航空器適航風險防範方向和重點。持續抓好軍民航防相撞、跑道侵入、無線電干擾、載人載客類通航等領域專項整治,開展安保反恐隱患、鳥擊防範和道面外來物等專項排查。
(三)提升安全監管質效。基於分級分類管理理念,建立健全運輸航空公司、運輸機場差異化精準監管,分類分級評定59家運輸航空公司。加大載客類通航飛行現場檢查力度,有效遏制事故和嚴重違規違章行為。強化新引進飛機單機適航檢查,強化國産民機生産品質監督。梳理低空經濟監管事項,開展低空經濟安全監管權責邊界研究,探索推進央地聯合監管體系建設。
(四)加強財務安全監測。持續完善月度財經資訊管理機制並開展重點監測。制定並實施《運輸航空公司財務安全監測與航空安全監管聯動工作機制》,開展年度民航企業安全保障財務考核,為分類分級實施安全監管提供參考。
三、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一)夯實執法制度基礎。修訂《民用航空行政處罰實施辦法》,探索開展行政裁量權基準的備案審查、民航法規制修涉及裁量權基準審核,研究形成審查標準指引試行版。健全完善行政執法數據統計和分析制度。
(二)完善執法監督機制。印發《民航提升行政執法品質工作實施方案》,開展行政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探索以監管審計、執法投訴舉報處理、行政復議建議書制發等多種方式開展執法監督。
(三)強化行政權力監督。妥善應對復議案件猛增形勢,嚴格依法辦理行政復議案件107件,充分發揮復議制度內部糾錯功能。妥善辦理應訴事宜,辦理行政訴訟案件6件。
(四)紮實推進資訊公開。通過民航局政府網站公開政策文件、新聞等資訊1459條,發佈政策解讀材料27篇。全年受理資訊公開申請642件,處理有效公眾留言752件,及時回應無人機空域申請、旅客服務投訴舉報途徑等焦點問題。
四、建設有為政府更好發揮作用
(一)完善宏觀調控政策。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戰略部署,制定進一步深化民航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64項改革重點任務,配套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發佈《新時代新征程譜寫交通強國建設民航新篇章行動綱要》,主動對接擴大內需、區域協調發展等國家戰略,確保行業發展與國家重大戰略緊密協調銜接。出臺《關於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指導意見》,系統謀劃提升“3+7+N”國際航空樞紐體系綜合保障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動態優化國內航線精準化調控措施,嚴控多承運人低客座率航段運力供給。實施國際客運航權“挑戰制”,對未充分使用的航權資源按需清理並重新配置。配合國家有關牽頭部門推動出臺政策文件,助力低空經濟蓬勃發展。制定《民航空管收費行為規則》,加強空管收費管理。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出臺規範重點時段和特殊情況航空運輸價格行為的政策文件。引導航空公司機齡年輕化,鼓勵降低機型複雜度,提升航空安全裕度。發展可持續航空燃料,積極穩妥推動民航綠色低碳轉型。科學安排民航發展基金,重大戰略性項目順利實施,支援行業平穩發展。
(二)優化行政審批服務。持續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深化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與運作許可聯合審定,擴大電子證照應用。持續做好C919和C909證後設計優化適航審定,批准5G ATG新技術等在C909裝機應用。推進無人機等新型航空器適航審定,頒發全球首張噸級以上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型號合格證。支援國産民機海外運作,C909取得蒙古民航局型號認可,Y12E取得巴西民航局型號認可。
(三)持續改善服務品質。開展“民航服務提質增效年”主題活動,優化投訴管理和考核機制,專項治理“三超”行李進客艙,全面提升外籍來華人員、老年人等群體航空出行和支付便利化水準,全面推廣使用電子客票行程單,國內旅客行李可跟蹤率達到89.8%。28家千萬級機場縮短公佈截載時間5分鐘以上,月度航班臨時取消率穩定在1%左右,千萬級機場航班近機位平均靠橋率83.8%,全國航班正常率87.1%,連續7年保持在80%以上。
(四)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編制《國家處置民用航空器事故應急預案(I級響應)操作手冊》,與應急部、空軍建立應急聯動工作機制,印發《民用機場航空器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實施細則》,系統提升殘損航空器搬移工作水準,進一步提升航空器事故應急處置的組織協同和實操能力。
五、全力築牢民航法治建設根基
(一)強化人員法治意識。舉辦民航講學堂和雲宣講,邀請著名法學專家、司法部專家作法治專題輔導講座。宣講民航行政復議經典案例,發揮警示作用。組織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突出條例學習、深化警示教育,提升紀律規矩意識。
(二)加強資質能力建設。開展民航監察員入門、強化培訓,推進監察員入門通識分級分類培訓試點,提升監察員執法能力。注重實績、以學促幹,採取措施優化高級監察員考選機制,開展2024年高級監察員考選。嚴格隊伍資格管理,目前共有民航監察員2530人。
(三)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召開多期規章文件宣貫會,加強行業單位和從業人員對規章文件的理解和適用。組織民航安全宣講團走進27家行業單位,開展114堂安全警示教育宣講,累計受眾達10萬人次。圍繞安全責任、無人機擾航等行業熱點問題製作6期“小博士説安全”宣傳視頻,加強安全知識普及。
當前,民航法治政府建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部分工作人員依法行政意識不強,適用法律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民航法規體系還需持續完善以更好適應行業發展需要,行業安全監管質效有待進一步提升。
2025年,民航局將繼續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統籌改革和法治,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法治建設的部署要求,加快推進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修訂,提升行業監管質效,提高隊伍素質能力,為行業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