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廈醫生

    

  一步對講機、一部手機、一襲白衣、一個急救箱,這是南京祿口國際機場T2航廈醫務室醫生夏濤上班時候的標準裝備,與其他醫護工作者工作的醫院不同,26萬平方米航廈是他們的工作現場。1月28日,春運第八天,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迎來節前出行高峰,夏醫生比平日裏更加忙碌。

  24小時值班,每天8點交接班,她總是提前達到工作崗位,仔細核對藥品櫃、補齊藥品,這才踏實。沉穩、細心,和她搭過班的同事這樣評價。每天平均接診30多例,出診10多例,最多的一天,轉運病人達三次。暈機、急性腸胃炎、感冒發燒,是最常見的情況。小小的醫務室、偌大的航廈,他們擔負著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突發事件應急救護保障任務,承擔著進出港旅客的醫療服務工作。

  夏濤告訴記者,今年春運,一名旅客暈機的症狀比較嚴重,幾乎到了無法站立的程度,但他依然堅持要登機,“我們也勸説了很久,他還是堅持要走。當時一個人帶了一個孩子,是到三亞去玩,我們只能暫時給病人吃了藥。”説起這件事,夏濤還是有些著急,“其實很多旅客都是這樣的心理,這個跟去醫院看病不一樣,來了以後我就是來看病的,在這裡很多旅客就想著我不是來看病的,我是來坐飛機要出去的。其實我們建議旅客儘量抓緊治療。”

  還有一次夜航,一位60多歲老人,在飛機下降的時候,感到心絞痛。夏濤和同事們緊急趕到,聯繫救護車轉到醫院,才得到了及時救治。去年底,一家人去海南旅遊,整個旅行途中他就感覺到勞累,有胸悶心慌,但是難得一家人出去玩,不想掃興,就一直沒有提,病情逐漸加重。“很多旅客總想著旅行結束再説,往這種就會延誤病情。甚至有些是比較要命的。”夏濤提醒。

  2年前從醫院來機場工作時,夏濤“很不適應”,總是為這樣的病人感到擔憂,自己的勸説沒有被病人採納,很揪心。之前8年的醫院工作經歷,她習慣了病人的配合、積極的治療、聲聲的感謝,而在這裡都是行色匆匆的旅客,不顧身體不適出行。

  又是一年春運,夏濤收到一封感謝信,讓她濕了眼眶。那天正值夏濤值班,對講機裏突然響起旅客突發哮喘的呼叫,她拿起急救箱,迅速跑到登機口,當時病人臉色煞白,心率驟降,同行的醫生做起了心肺復蘇,夏濤為病人做了緊急救治。本以為是一次尋常的出診,一年後,收到了病人的感謝信,旅客在最後寫到:永生不忘。

  26萬平方米的航廈,一年2800多萬名旅客抵離機場,夏濤説,為旅途中體感不適的旅客提供幫助,覺得很溫暖。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