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敬畏意識 做合格飛行員
來源:中國民航局2020-07-15 10:42 分享到: 字體: 列印本頁

  馮正霖局長在4月安全運作形勢分析會上指出,要把“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作為進一步展示當代民航精神、凝聚民航人精氣神的價值理念,作為行業作風建設的內核,為民航安全從業人員培育良好作風提供了重要遵循。

  作為一名機長,我深受啟發、深有體會。就民航行業而言,所有安全工作最終都要落實到每一架飛機的安全運作上,綜合到確保飛行安全的各個崗位上。這其中,飛行是最重要的環節,飛行員的職業特徵要求他們必須具備與專業技術相匹配的職業道德,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

  敬畏生命是心中有使命

  這一使命就是保衛國家安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的忠誠和信念。國泰民安,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是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內容。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必定把人的生命置於最高的價值地位,這是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黨和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迅速且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的發展,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民航作為高風險行業,始終堅持把“安全第一”作為發展的前提。去年,民航局果斷暫停了波音737MAX8機型的商業運作,消除了重大安全隱患;以對安全隱患零容忍原則,向國泰航空公司發出重大航空安全風險警示,體現了對人民生命財産高度負責的理念。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安全生産,共同的指向都是生命安全。這是對敬畏生命的最好詮釋。

  這一使命就是關鍵時刻能夠捍衛生命的能力和操守。我相信所有人都無法忘記2018年5月14日那一天,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在巡航過程中風擋玻璃出現破裂脫落,造成緊急釋壓,情況十分危急。經過機長劉傳健及全體機組人員的共同努力,飛機平安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機組被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稱號,機長劉傳健被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長”稱號。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親切接見了英雄機組,高度評價了他們在危急關頭表現出的沉著冷靜和勇敢精神。

  此時此刻的我,依然清晰地記得當時聽到飛機出現特情時心中的擔憂和不安。因為根據我所學的航空醫學知識,飛機在萬米高空突然釋壓,留給飛行員“緩過神兒”的時間十分有限,也許只有不到10秒鐘而已。在這期間,飛行員還要克服令人睜不開眼睛的刺骨寒風、令人聽不見無線電通信的噪音等各種方面的困難。雖然我沒有親身經歷過,但只是在地面想想這一情況,身體就不禁打了個寒顫。在這種突發的惡劣條件下,只有擁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品質和臨危不亂的心理素質、高超精湛的飛行技術和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才能將飛機平安地飛回來,從而避免一次重大航空事故的發生。劉傳健機長用精湛的技術和優良的素質,完美詮釋了當代民航精神,創造了捍衛安全、捍衛生命的奇跡。

  這一使命就是不懈怠每一秒鐘的自警和自律。艙單上的人數,絕不只是一個數字,我們要時刻意識到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個生動鮮活的生命,每一個生命背後又都是一個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我們執行的每一次飛行任務,不單單只是我們的工作,還滿載著千萬個家庭的團圓和希望。作為一名飛行員,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都要警鐘長鳴。懈怠或是懶惰是人的天性,但既然黨和國家把價值上億元的財産交給我,成千上萬的旅客把他們寶貴的生命交給我們,我們又怎麼能懈怠或是懶惰呢?我覺得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意識到自己肩上的使命,都意識到幾百條生命和幾百個家庭的幸福“攥”在我們的手裏,我們便會自覺地認真對待每一次航班任務、每一條指令、每一個動作,確保飛行安全萬無一失。

  敬畏規章是心中有底線

  心中有底線就是要強化知底線的意識。只有知道什麼是規章、什麼是底線,才能做到敬畏規章。我記得在學習飛行的時候老師就講過,我們現在的每一條法規的制定,每一條標準操作程式,甚至檢查單上每一個項目的背後,可能都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民航東北管理局局長張振宇到分公司飛行部指導工作時説過,我們現在井井有條的運作環境,其實都是前人一步一步探究摸索出來的,都是在一次次飛行事故中總結出來的。敬畏規章,首先要不斷強化對規章的學習,只有知底線,才能守底線,這是保證飛行安全的重要前提。

  心中有底線就是要養成明底線的智慧。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明白為什麼不能違章,違章的後果是什麼。只有常常警示自己,才能牢固樹立按章操作、按標準程式操作的意識。科學調查表明,人在長時間重復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變得麻痹大意。剛開始接觸航班運作的時候,做什麼都很小心翼翼,操縱電門之前都會三思而行。但飛行時間長了以後,就覺得自己什麼都行,什麼都會,程式簡化,飛行知識也疏于學習,把偷懶當作熟能生巧,這些都是萬萬要不得的。很多前輩們教導我説,錯誤往往都發生在不經意的一瞬間,而且後果可能極為嚴重,令人後悔不已。我深信這一點,並將此銘記於心。只有養成自警、自醒的智慧,才能慎始而無憂。

  心中有底線就是要練就守底線的習慣。“知之非艱,行之惟艱”,認識往往並不困難,一以貫之最為艱難。飛行就是這樣,一桿兩舵,一念之間,關係到身後幾百名旅客的生命,切不能有一絲大意和分毫閃失。要自覺養成按章操作的好作風,經過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磨煉和進化,好作風必然形成好習慣,好習慣必然能形成自然。這樣,才能切實保證飛行安全。

  敬畏職責是心中有擔當

  有擔當必須有敢於擔當的能力。有一張照片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拍攝的是當時3U8633航班落地後的駕駛艙。右側的風擋玻璃已經完全脫落了,FCU面板和儀錶板也已經被強風刮得七零八落,只靠幾根連接線勉強支撐著。後來據劉傳健機長回憶,當時自動駕駛和操縱面板已經完全失效了,幾乎沒有任何可靠的參數進行飛行,但他就是憑藉目視地形和平常積累的經驗,將飛機平安地飛了回來。由此可見,即使已經放機長很長時間了,但他並沒有疏于學習,依然在為了應對哪怕萬分之一可能出現的故障而潛心鑽研。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句話用於飛行訓練非常貼切。作為一名飛行員,一定要時刻將職責銘記於心,不斷提高飛行技術和能力,苦練基本功,確保在關鍵的時候衝得上去,在面對緊急情況時,從容應對,舉重若輕。

  有擔當必須勇於扛起肩上的責任。2011年初,民航局研究制定了《民用航空運輸機長職責》,明確提出機長是航空安全的重要保障者,從十二個方面規定了機長的職責。這是對飛行員最基本的職業要求,是應有的職責所在。我們必須敢於擔當,這是基本的職業素養,更是一種精神和一種能力。放機長的那一天,我終於得到了心心唸唸的“四道杠”。肩章上新添的那一道杠代表著沉甸甸的責任。我當時靜靜地看著我的“四道杠”想了很久,我暗暗地提醒自己,認真嚴謹地執行每一次航班任務,不僅是對我自己負責,更是對黨和國家負責,對旅客和他們的家人負責。我一定要有強大的責任心,並將此堅持一生。

  有擔當必須有樂於擔當的專業態度。初心在方寸,咫尺匠心難。駕駛艙方寸之地,卻是確保飛行安全的重地。每一個環節必須精細,不能馬虎。英雄機組之所以能夠安全地將飛機飛回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養成了嚴謹的作風和專業的態度。劉傳健講,這條航線他飛了100多次,每一次都認真地準備,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發生緊急狀況時,他嚴格按照SOP操作應急下降,並做出備降的決定。如果再往前多飛10分鐘,一切將是另一個結果。在我們日常飛行中,航前準備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環節。通告的閱讀,雲圖的識別,機場細則的知曉等看似不重要的工作,往往就是事故鏈的開端。而堅持認真地完成航前準備,需要有像劉傳健機長這樣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和精益求精的專業態度。

  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把每一項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現在疫情防控工作還處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關鍵階段,全國各行業逐步復工復産,作為民航安全一線的員工,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做一名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的飛行員,以良好的飛行作風為推進中國民航高品質安全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作者焦旭 單位: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北方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