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個敬畏”的知行合一
來源:中國民航局2020-08-21 00:53 分享到: 字體: 列印本頁

  前些日子,民航局提出了持續學習英雄機組“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精神的目標。從根本上説,“三個敬畏”與民航業“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因為只有對生命的意義有著充分理解的人,才能理解按規章辦事的極端重要性,才能一絲不茍履行好自己肩負的職責,做好航班運作環節的“螺絲釘”,確保航空安全。

  “生命”是敬畏的根本,“規章”是敬畏的方式,“職責”是敬畏的價值。“三個敬畏”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如何挖掘內涵,如何實踐落地,有待我們仔細分析。

  所謂“敬畏”,是既敬重又害怕。敬畏之心人皆有之,然人敬畏之物各不相同,有人敬畏家長,有人敬畏師傅,有人敬畏領導,有人敬畏某種思想。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孔子的“君子有三畏”體現了古人對信仰、對權威的態度。只有“敬”或者只有“畏”都是片面的,只有敬重但沒有畏懼會讓人變得麻痹大意,只有畏懼但沒有敬重會讓人欺上瞞下。要做到對生命、規章、職責的敬畏,必須雙管齊下,讓人從價值觀上産生權威信仰,謂之“敬”,在行動上感受到約束畏懼,謂之“畏”。

  結合民航工作,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敬”和“畏”上下功夫。“敬”是三觀的塑造,而三觀塑造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耳提面命的培訓,加強對人性根本的教育。但是人的三觀在進入社會工作之前往往已經形成,個別人的三觀很難改變,儘管進行了多次培訓教育,但還是漠視生命、無視規章、不屑職責。這些三觀不正的工作人員給行業抹黑,是我們目前需要排查和關注的“重點人員”,需要在平時工作中仔細甄別。為加強安全工作,現在人員背景和思想摸排工作已經常態化。摸排工作必須下沉到最基層,細化到不超過10個人的班組,只有依靠班組長(主管)和團隊成員在平時工作中多互相觀察工作表現,多聽大家發的牢騷,才能更好地了解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及時改變糾正其負面想法,消除隱患。

  “畏”的培養應該通過制度建設。根據科學研究,人對懲罰的感知大於對獎勵的感知,這就是為什麼懲罰更讓人容易産生畏懼感,更讓人記得住。因此,對於人命關天的安全問題,在制度上還是要用“重典”進行管控,用“紅線底線”思維來加以約束。犯了安全問題的錯誤,絕對不能一筆輕輕帶過,懲罰不痛不癢。如果不能讓人深刻銘記,又何來“畏懼”?因此,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設和完善工作任重道遠,必須通過明晰而嚴格的制度條款,樹立起制度的權威性。現在的管理仍然存在避重就輕、人情管理、制度過松的情況,導致從業人員“畏”的程度不夠,出現習慣性違章、同樣問題反覆違章等情況,需要引起警惕。

  “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理解不難,但落實不易,如何做到知行合一,還需要考驗我們的管理智慧。但無論如何管理,不管對“敬”的教育和排查如何深入仔細,不管對“畏”的制度建設如何嚴格全面,最終總要歸結到依託基層員工,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方能將安全工作落到實處。(作者殷志俊 單位:深航無錫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