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三:以改革推動行業發展內生動力顯著增強
來源:中國民航局2020-01-07 16:36 分享到: 字體: 列印本頁

  ——1+10+N”改革深入推進,繼續將年度重點任務、兩會代表委員和全國民航工作會議代表的意見建議納入“1+10+N”改革框架中,全年確定606項改革任務,完成率達91.3%

  ——體制改革不斷探索推進,積極推動國家空管體制改革工作,完成民航公安管理體制調整改革,完成機場建設集團重組改革。

  ——著力推進民航基礎設施補短板,全年新增跑道10條、航廈面積174.9萬平方米、油庫容積32萬立方米。

  ——加強規範標準引領,大力推進“四型機場”建設,完成《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編制,23個示範項目帶動作用明顯。

  ——著力加強“四強空管”建設,完成中國民航歷史上範圍最廣、影響最大的一次班機航線調整,新增航路航線里程9275公里。全國千萬級以上機場基本完成機坪管制移交。民航飛行計劃數據融合平臺投入試運作,實現航權、時刻和預先飛行計劃數據融合。全面推進實施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ADS-B)運作。

  ——通航發展明顯加快,加快推動通航法規體系重構,正式發佈全國目視飛行航圖,通航飛行達112.5萬小時,同比增長13.8%;頒證通用機場數量達246座,首次超過運輸機場。創新無人機發展政策,開展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註冊無人機超過39.2萬架,無人機商業飛行125萬小時。

  ——中歐首次在民航領域簽署相關協定,進一步豐富了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內涵,展現了我國合作、開放、包容、守信的形象。

  ——努力擴充航權資源,大幅增加進入日本東京等主流市場的運力額度,擴大與南韓、芬蘭等國航空運輸市場準入,實現國際航權資源配置“一次提交、一網通辦”新辟國際地區航線549條。

  ——加大科教創新力度集聚首批19家科教單位優勢資源,組建民航科教創新攻關聯盟,開展面向2035民航中長期科技規劃戰略研究。進一步加大民航應用基礎研究支援力度,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同設立第五期民航聯合研究基金。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國産校驗設備獲得2019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藍天保衛戰”成效明顯,全行業噸公里油耗較基線下降約16%,機場每客能耗較基線下降約12%

  ——加快新技術推廣應用,發佈《中國民航北斗衛星導航應用實施路線圖》,指導行業推廣應用北斗系統。完成國産GBAS設備審定驗證工作,頒發中國民航首張GBAS設備使用許可證。首次在大興機場使用高級場面活動引導控制4級系統。

  ——落實“加壓、減負、撐腰、充電”要求,組建民航監察員學院,加強監察員隊伍建設,提升民航安全監管能力和水準。  

  ——成功舉辦中國民航發展論壇,“智慧民航”為主題,與科技對話、同世界交流,全面加深對智慧民航的理解。

  ——成立中國民航高品質發展研究中心,啟動75個課題研究和試點項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