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獲“世界旅遊大使”稱號的義大利小姐Giada,如今是一名東航空姐。她每週在東航上海—義大利羅馬航線上往返飛行,服務著來往于中意之間的各國旅客。她在東航工作3年來的最大感觸是“上海飛羅馬的航班越來越多,飛機越來越好”。
前不久,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義大利進行國事訪問後,東航便宣佈自2019年3月31日起,啟用最新一代空客A350-900寬體客機執飛上海—羅馬航線,航班數量也由之前的每週3班增至7班。
義大利,古絲綢之路的終點,又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歷史淵源和地理位置讓中意加強“一帶一路”合作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東航航班為中意之間架起了一條“空中絲綢之路”。
自2013年秋“一帶一路”宏偉構想被提出以來,東航在“一帶一路”航線網路上的每一次拓展與進取,都是東航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務實之舉。
東航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劉紹勇表示:“中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骨幹力量,中央企業要勇當‘一帶一路’建設的主力軍。”
服務“一帶一路”倡議,互聯互通是關鍵。作為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東航將企業發展自覺放到國家層面來謀劃,以實際行動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倡議,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奮力打造“空中絲綢之路”,加快構建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多維空中走廊”。
構建網路
——補位增點,編織完整的“一帶一路”空中網路
6年來,東航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及相關部門協商溝通,努力“飛出去”“落下去”,補位增點。東航表示,將爭取有計劃地實現與“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地區)全面通航,編織起完整的空中網路。
今年6月7日,東航將新開上海—匈牙利布達佩斯航線,這將是東航在歐洲的第11個航點。東航已經成為中歐航空市場上越來越重要的力量。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的幾年中,東航在歐洲市場上的航點幾乎翻番:2016年,東航開通了上海至捷克布拉格、俄羅斯聖彼得堡、荷蘭阿姆斯特丹、西班牙馬德里4條國際航線;隨後,東航又開通了西班牙馬德里—西安直飛航線;2018年中,東航開通了上海—瑞典斯德哥爾摩直航航線,年底又開通了上海—英國倫敦蓋特威克航線。
除了積極開通多條客運航線之外,東航旗下的東航物流還積極運營以歐洲線、東南亞線以及我國香港、台灣線為主的貨運航線。東航物流加大歐洲線全貨機的運力投入力度,加大阿姆斯特丹航線的航班密度,並於2018年3月22日新開至德國法蘭克福貨機航線。
此外,東航物流還通過全貨機經停、客機腹艙串飛、卡車航班等方式,將上海以外的貨源駁運至上海,再通過上海全貨機和高密度國際地區航班轉運至歐洲、東南亞以及我國香港、台灣地區。未來,東航將逐步開通國內主要城市直飛歐洲及東南亞的國際航班,進一步完善“一帶一路”的貨運網路。
據悉,東航還計劃將西安打造成為連接中亞、歐洲的重要樞紐,在條件成熟時開通至哈薩克阿拉木圖、塔吉克杜尚別的航線。計劃到“十三五”末,在西安建成絲綢之路空中走廊,形成有特色、成規模、網路化的國際航線佈局。
據統計,2014年東航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開通118條航線,通航“一帶一路”沿線19國38個城市,年投入航班量2.75萬班次。截至2018年,東航共經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航線131條,通航“一帶一路”21國45個城市;年投入航班量近4.4萬班,年投入座位數798.7萬餘個,比2017年分別增長8.1%和10.1%,運送旅客超過600萬人次。
6年來,東航積極搭建與“空中絲綢之路”相匹配的航線樞紐網路。目前,東航發揮自身先天地理優勢,明確相關節點樞紐機場戰略定位,把上海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節點,把昆明作為連接東南亞、南亞、西亞的支點,把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來打造,已經形成以上海、北京為核心樞紐,以西安、昆明為區域樞紐,“做精日韓、做強北美、做好歐洲、做大大洋洲、做深東南亞”的國際航線網路佈局。隨著今年下半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啟用,東航將形成上海、北京“雙龍出海”的空間格局。東航將在北京大興機場增開國際航線,拓展和完善全球航線網路佈局,進一步完善“一帶一路”空中網路。
編織完整的“一帶一路”航線網路,東航除了自身努力打造外,還將借力天合聯盟的盟友力量。借助聯盟,東航只需要做好轉机聯程的航線編排,就有可能編織出一張由幾百萬條航線組成的航線網路圖。即便不再增開航線,從東航任一航點出發,其航線網路也可以通達全球175個國家1150個目的地。此外,東航還與聯盟內外26家合作夥伴開展代號共用合作,這樣的網路幾乎覆蓋“一帶一路”所有沿線國家和地區。
發展格局
——企業自身戰略與服務國家倡議深度相融
2013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正式批准東航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啟動“通程航班”項目。自此,東航的旅客從國外出發經上海轉机至國內城市,或從國內出發經上海轉机至國外城市,均可以在始發站領取國際和國內航段兩張登机證,並將行李直接托運到最終目的地。
多年來,東航在上海浦東機場的“通程航班”業務已實現了國內37個站點、地區及國際32個站點之間的雙向輻射。2018年,東航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1號航廈共計保障轉机旅客330.08萬人次,較上年同期遞增2.84%;聯盟轉机旅客14.44萬人次,日均396人次,較上年同期遞增22.79%。其中,2018年12月單月保障旅客達到31.92萬人次,創單月業務量最高。
東航在上海、北京、西安、昆明等樞紐機場均實現了通程值機、24小時直接過境免辦邊檢手續、72小時過境免簽等便捷服務。目前,東航旗下82架寬體客機已全部實現空中互聯服務,覆蓋歐洲、美洲、大洋洲、東南亞及國內重點商務航線,“空中互聯”機隊規模、航班數量、用戶人數均保持國內第一。同時,東航還率先在行李運輸中使用了無線射頻技術(RFID),使旅客可以隨時通過航空公司的App監測到自己行李所處的具體位置。另外,自2016年以來,東航電商平臺機票直銷呈現爆髮式增長,移動端日均機票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目前,東航直銷佔比已超過40%,提直降代成效明顯,海外支付成功率超過70%。
這幾年,國人會明顯感覺到市場上進口生鮮産品越來越多。不僅有來自北美和智利的車厘子、挪威的三文魚,還有厄瓜多的七彩玫瑰、法國的生蠔、泰國的草蝦、紐西蘭的純鮮牛奶等産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人的餐桌上。而其中有很多産品來自於“東航産地直達”。
東航物流在2013年創立了全球生鮮農産品的快速供應鏈平臺——東航産地直達。6年來,其年包機數量增長了100多倍。2018年,東航物流生鮮進口量再創新高,全年完成200多個包機、2萬多噸生鮮産品的進口。國內空運進口市場上的車厘子、三文魚等産品,東航物流均已佔據6成以上份額,成為全球最大生鮮産品承運人。
曾經“十年九虧”的航空貨運在改革轉型中實現華麗轉身,東航物流如今被定義為我國民航領域混改試點“第一樣本”企業。
劉紹勇説,東航正在加快從傳統航空運輸企業向現代航空整合服務商轉型,把航空便利化、便捷化、資訊化作為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自身發展戰略與服務國家倡議深度相融,使企業煥發新的生機。他認為,圍繞“一帶一路”推進空中絲綢之路建設,既不能簡單地開通幾條國際航線,也不能局部地優化航空業務運作,而要立足全新開放、全面合作和全球參與,努力構建航空製造、航空樞紐、航空運輸、航空維修、航空金融等相關配套産業全面“走出去”的民航發展新格局。
國際合作
——依託“一帶一路”擴大發展新空間
當前,“一帶一路”建設成效初顯,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積極的響應,不僅打開了國家的“築夢空間”,也開啟了中國企業發展的“機遇之窗”。加大國際化發展力度,謀劃與空中絲綢之路相協調的國際合作,東航在這方面的步伐從未停滯。
東航牢牢把握打造“空中絲綢之路”這個著力點,在“一帶一路”中努力發揮帶動作用。為此,東航確立了“三步走”的國際化路徑:第一步是網路的國際化,做強做優做大航空主營業務;第二步是相關多元的國際化,鼓勵與主業相關聯的産業有序發展;第三步是投資與合作的國際化,加快打造世界一流航空公司。
東航積極尋求與國際行業夥伴的深度合作。2015年,成功引入美國達美航空作為戰略投資者,並與其締結全球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同時,東航積極尋求與全球旅遊産業鏈夥伴之間的緊密合作。2016年,與攜程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上海迪士尼開園前夕與迪士尼公司締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2016年1月14日,東航實業集團與英國Mallaghan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以合作生産航空地面設備為契機,逐步將合作觸角延伸到各個方面。
2017年7月,東航集團宣佈戰略投資入股法荷航空集團,出資3.75億歐元持有法荷航約10%的股權,並向法荷航委派1名董事。這開創了我國民航央企涉足資本層面、戰略投資全球民航一流企業並派出人員進入董事會的先河。
2018年,東航除了繼續鞏固和深化與攜程、上海迪士尼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外,還與賓士、赫茲租車、中國銀聯等多家知名企業進行了跨界合作,開展聯合推廣活動。
此外,東航集團還成立了産業投資公司,探索開展投資融資、産業培育和資本整合等業務,並尋找收購或參股“一帶一路”沿線優質航空資源的機會。
“一帶一路”倡議助力沿線國家和地區互來互往、互信互融、互聯互通。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入,我國民航業發展迎來難得的外部環境,激發出了強大內生動力。東航將繼續勇挑重擔、鼎力支援“一帶一路”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