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道 潤物無聲-四川機場集團企業文化建設
來源:中國民航局2019-09-04 09:48 分享到: 字體: 列印本頁

  有人説,機場是看飛機的地方;有人説,機場是不能遲到的地方;還有人説,機場是等待親人的地方……在這看似五花八門的答案中,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工作人員給出了這樣的回答:機場是城市的窗口,是永不落幕的博覽會。多年來,一座座空中金橋從雙流機場通向世界。人流、物流、資訊流的高效匯集,早已使成都這座千年古城成為世界集市的一部分。

  2018年12月12日,在雙流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之際,一場與旅客“同行,同分享”的機場嘉年華盛大啟幕。那一天,看著天南海北的旅客爆刷朋友圈,機場人感受著濃濃的喜悅,更感到一種奮發向上、再創佳績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那一天,“天府空港,同行,同分享”的文化主題語一次次在機場人的心中迴響。

  近年來,四川機場集團致力於尋求機場整體價值與員工個人價值的契合點,構建了“1+3”企業文化理念體系,並通過管理論壇、空港故事、“大文化”建設、員工行為規範典範評選四大文化品牌建設,不斷深化企業文化理念,讓“天府空港,同行,同分享”的文化主旨內化於心,外化于行,成為每一個四川機場人的行動指南。

  答案永遠在現場

  著名實業家稻盛和夫説過:“答案永遠在最基層的現場。若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領導者就必須親臨現場,用眼睛去凝視,用耳朵去傾聽,用心靈去貼近。”自2013年開始,四川機場集團管理論壇的主旨確定為“答案永遠在現場”。7年來,圍繞這一主旨,一場場精心策劃的文化盛宴輪番登場。

  前不久,四川機場集團第七屆管理論壇舉辦。此次管理論壇以“三基”建設促“四型機場”為主線,分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三個板塊展開。

  在打基礎版塊,分別參與天府機場建設和運營籌備工作的“金牌吵架二人組”王冠懿、吳浩廷走上舞臺,分享了他們的“吵架”經歷。負責航廈流程和室內精裝的王冠懿説:“我跟浩廷哥私下是很好的朋友。作為建設者,我想讓機場更超前更高效;作為使用者,浩廷哥則想讓機場更安全更實用。於是,一到開會,我們自然免不了激烈討論。我們幾乎每天開會,甚至一天兩三個會,會上吵不完,會下電話裏繼續吵。我們兩個部門做過統計,截至2018年底,雙方對接調整的事項,已經多達900余件。”就是在這樣激烈的博弈中,天府機場的設計與應用、形式與功能、安全與效益、公益與商業等無數組矛盾實現了巧妙平衡。

  隨後,如何減少機下調艙,增大安全裕度?如何加快國際旅客抵達機場行李提取速度,提升旅客服務體驗?如何實現艙單的登機口列印,提高運作效率?如何順利完成機坪管制移交項目,提升機坪管控的專業化程度、力度與裕度?一個個與基層運作密切相關的問題輪番登場。從正在加緊建設的天府機場到繁忙運作的雙流機場,8位基層員工走上舞臺,分別講述自己與身邊人的故事,講述大家的空港生活與工作,引發觀眾共鳴,更激起一次次久久不息的熱烈掌聲。

  論壇以外,每年的員工行為規範典範評選更激發了四川機場人的文化自覺和自律。無論是苦練基本功的助航燈具運作維護人員,還是肩負機場應急救援處置重任的關鍵科室,每一位機場人都以機場的安全平穩高效運作為己任。在不同的崗位上,大家你爭我趕,爭做“敬業誠信”“友愛上進”典範。

  打出文化“組合拳”

  “天府空港,同行,同分享”的文化理念早已融入四川機場人的工作與生活。圍繞“大文化”建設品牌,各單位和部門結合工作實際,紛紛探尋最貼近員工、最能激發員工活力的文化元素,打出了一套套漂亮的文化“組合拳”。

  動力能源管理部負責雙流機場紅線範圍內水、電、氣基礎供應保障工作,是機場安全平穩運作最基層的保障單位。在其文化宣傳欄內,“平穩供電、璀璨空港,品質給水、和潤空港,安全輸氣、溫暖空港,達標排污、潔凈空港,低碳節能、綠色空港”的文化主題語格外醒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不僅是文化主題語,更是我們的目標文化。目標明確,我們幹起活兒來就更有勁兒了。”

  在機場的電力供應線上有長達36公里的外線,沿途有15個外部生産經營單位,安全保障壓力大。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動能部主動聯繫上游供電公司,不僅派人去學習,還積極在兩個單位搭建“大學習、大討論”平臺。如今,正是通過這一平臺,雙流機場供電線路異物應急處置時間從6小時縮短到2小時。此外,動能部還通過成立雙流機場能源管理委員會,及時滿足各駐場單位的水、電、氣需求,確保相關法規的更新和宣傳。

  在一系列文化創新驅動下,動能部在集團內外的美譽度越來越高。去年底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駐場65個單位對動能部的滿意度達到98.56分(滿分100分),員工對動能部的滿意度達到4.8分(滿分5分)。

  説到創新,必須提到多年來始終推陳出新的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航空地面服務有限公司。去年,地服公司設置了獨具魅力的創客工作室。創客工作室會集了不同部門、不同崗位的創客,他們圍繞自身工作,不斷創新工作流程、手冊,介紹工作經驗。比如,王文梁創客工作室以過硬技術改變了人們對傳統叉車的認知,引導叉車變革方向;新效創客工作室研發專用於傳送大型超長貨物的接駁平臺,並已申請國家專利……

  從今年開始,地服公司發佈“地服1分鐘”的微視頻,聚焦“三基”建設,全流程展示不同地面服務崗位的安全保障工作,為增進不同崗位員工之間的了解與溝通架設橋梁,不斷提高全員的安全保障水準。

  流動的文化盛宴

  今年3月,由成都圖書館館長肖平創作的《一個假裝候機的人》與四川機場人見面。這是“空港故事”品牌創立7年來,第一次邀請集團員工以外的人看機場、寫機場的故事。當手捧這本藍色小書閱讀時,不僅能跟著作者全方位了解雙流機場,也能體會到一位普通旅客詳細了解機場後的諸多感悟。

  “以前,機場對旅客來説只是進出一座城市的地標。如今,我們正試圖讓機場與旅客對話,讓旅客對機場的感知更加全面。”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説,“為此,我們正努力為機場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讓極富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在機場流動起來。”

  2019年春節期間,雙流機場安檢員為旅客們帶來了一場場極具新春氣息和巴蜀元素的“快閃”。在川西風格的“小房子”裏,安檢員寫春聯、寫“福”字、畫年畫、剪窗花;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川劇變臉輪番登場;聯合多個駐場單位與四川音樂學院師生演出《我和我的祖國》《365個祝福》……每場30分鐘的“快閃”總能吸引旅客駐足觀看,好評如潮。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團委書記宮軼韜説:“除了春節,我們還會在國慶節、春運等重要節日和節點推出‘快閃’活動。我們希望借此讓旅客感受到機場不僅是航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巴蜀文化的傳承者。同時,我們還積極組織志願者走進校園,播撒飛行的種子。”

  如今,距離雙流機場50余公里的天府機場建設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同時,天府機場也肩負著助力天府文化走向世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助推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的歷史使命。為此,在設計、建設階段,已有專業的文創團隊提前進駐,助力天府機場文化建設。

  目前,天府機場的“同行天府道”總體性文化實施綱要已經成形。這裡的“道”,既包含天府文化“道法自然”的大道,也含有生活之道、交通之道的具體要求,更有人文之道的歷史氣韻。簡單地説,就是要讓旅客進出機場都能感受到天府文化的獨特性。

  未來,作為國際航廈的1號航廈計劃打造以大熊貓為代表,體現天府地域自然及歷史文化特色的“自然之道”。國內旅客進出的2號航廈計劃打造以金沙文化為代表,展現地域人文魅力的“人文之道”。兩座航廈中間位置的交通中心GTC是換乘、餐飲、生活區,打造體現天府之都的“生活之道”。通過進場大道、蓮花湖公園等室外景觀,表現天府田園山水的“錦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