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雲機場雷雨季航班正常率“超八”的妙招
來源:中國民航局2019-09-04 09:56 分享到: 字體: 列印本頁

  正值暑運高峰和雷雨季,廣州白雲機場在航班量大、雷雨頻繁光顧的雙重考驗下,7月放行航班19815架次,放行正常率達到84.92%,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5.58個百分點,實現了歷年來7月航班放行正常率的歷史性突破,在旅客吞吐量佔全國0.2%(含)以上的50座機場中名列前茅,較好地保障了7月暑運數百萬名旅客出行。

  雙重考驗下正常率“超八”

  白雲機場作為中南地區雷暴日最多的機場,每年受天氣影響持續時間長、頻次高。雷暴天氣主要分佈在3月~9月,以5月~8月最為集中。

  反查前幾年的數據,2015年~2018年的每年7月,白雲機場的航班放行正常率分別為60.78%、74.77%、66.93%、79.34%。今年7月,雷雨大風天氣依然不減,整個7月白雲機場受雷雨天氣影響共18天,發佈雷雨大風預警12次,接收MDRS預警(空管大面積航班延誤應急響應機制)27次;而航班同比去年增幅更大,全月航班起降達4.18萬架次、同比增長4%,旅客吞吐量627萬人次、同比增長7.7%。在暑運高峰航班量大、雷雨天氣密集的雙重考驗下,白雲機場通過不懈努力,實現了航班放行正常率“超八”的目標。這對於年保障旅客7000萬人次的白雲機場來説,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也是艱難的自我超越。

  “運管委”大平臺提高效率

  民航是一個多節點、多環節、多系統的運輸保障行業,看似簡單的工作需要各單位緊密配合、無差錯對接,才能高效順暢運作。7月亮麗數據的背後,是白雲機場一年多來的系統籌劃和科學管理。

  去年,白雲機場運控中心資訊大樓建成投入使用,全新運控大廳設置席位118個,為系統化管理和體系化運作奠定了堅實基礎。近一年來,運控中心持續推進“核心指揮”“區域管理”“航班保障”“專業支援”等六大模組專業化運作,使各單位在白雲機場統一平台下,協調聯動成效更加突出。今年5月22日,白雲機場聯合空管、航空公司等重構“運管委”,建立“空地協同機制”“資源統籌機制”“應急響應機制”等七大運作機制,推行常態化聯席運作模式,瞄準資訊數據交互、空地資源高效銜接等關鍵問題,突出雷雨等不利條件下集中會商、研判態勢、協同處置等應急響應要求,推動了空中與地面的全鏈條、無縫隙銜接管理。

  6月、7月雷雨季期間,機場加強對複雜天氣條件保障情況的復盤分析、搜尋不足。各成員單位圍繞“共商、共建、共用”的協同理念,一個航班一個航班地抓,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盯,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提升航班正常率的機會。通過各環節的同頻、高效聯動,有效推動了白雲機場運作效率的高品質提升。

  電腦排序

  提高航班就近落地比例

  航班正常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正常率的歷史性突破離不開高水準管制單位的大力支援。為做好2019年雷雨季節保障,中南空管局積極籌措,各運作單位上下一心,主動作為,以“早動手、做預案,早協調、多共用,邊緩衝、邊處置”為運作準則,持續增強雷雨保障能力。

  今年3月8日,中南空管局開始了AMAN系統(空中交通排隊輔助決策系統)在白雲機場的試運作工作,在落地次序安排上變“人腦”排序為“電腦”排序,在跑道分配上變“經驗”分配為“精準”分配,開啟了白雲機場進港航班落地智慧輔助排序的新時代。平衡東西跑道容量、降低東西穿越比例——這項舉措的推廣,讓白雲機場越來越多的進港航班能享受停機位就近落地服務,同時為地面保障單位增加了客觀的保障時間裕度。相比該系統投入使用之前,白雲機場航班就近落地比例提高了近20%,東西跑道航班就近落地比例分別達到了76.16%和94.00%。

  此外,中南空管局嚴格內部管理,紮實開展運作效率提升以及管制員資質能力建設工作。雷雨天氣下,在中南空管局區管中心,總領班統籌確保安全有裕度,效率有兼顧;密切關注天氣演變趨勢,早預判、早決策;提前預估磁區工作負荷,及時開放管制磁區,靈活劃分磁區邊界,分流引導。同時,不斷優化空域和磁區結構,多個磁區通行能力達到72每小時架次。這一舉措的實施,意味著管制員將地面的壓力轉換到空中,通過管制員高密度、高壓力、高難度的指揮工作,為白雲機場的航班在風雨中探路,對白雲機場航班高效率、高品質運作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首推“航班推出預管理”

  為提高航班運作效率,白雲機場還聯合航空公司和駐場單位,從細節著手,創新推出航班推出預管理、航空器拖行優化、臨界航班及快速過站航班放行協調等多項妙招。

  與基地航空公司南航合作,在白雲機場T2航廈推行航班推出預管理。南航“主內”做好航班保障的監督、催促和反饋,機場“主外”做好航班的推出管理和放行時間協調。實施推出預管理的航班,從推出至滑出平均耗時5.03分鐘,比未參與的航班平均耗時節省了1.1分鐘。若T2航廈全部實施推出預管理後,預計南航每月可節省耗時約10890分鐘,極大提高運作效率和航班正常性。該項工作在全國民航業內尚屬首次開展。

  為抓準每一個航班的可挖掘空間,白雲機場還提前介入,加強對臨界航班和快速過站航班的放行協調,協調聯動空管、航空公司、保障單位優化資源分配,嚴格把控目標時間,加大資源投入,壓縮保障耗時,最大限度減少延誤5分鐘以內的航班,提高機場整體放行率。今年7月,白雲機場臨界航班和快速過站航班日均協調量達100班,成功率達90%。

  廊橋資源是機場的稀缺資源。為讓更多的旅客享受廊橋服務,同時提升航班保障效率,白雲機場根據航班時刻結構,試點開展航空器拖行靠橋工作。前一日,優化機位編排方案,精準制定拖行計劃,次日淩晨與航空公司、駐場單位聯合,會商動態調整、優化拖行策略,使飛機拖行更加高效。試行期間,白雲機場每日拖行上橋的航班超10班,可多為1500多名旅客提供廊橋服務。

  正點是最好的服務。未來,白雲機場將根據民航局“資源能力是基礎、資訊暢通是核心、協同聯動是根本、快速處置是關鍵”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加強與相關單位的協調聯動、加大新技術的投入運用,持續增強航班運作保障能力,為廣大旅客帶來更加便捷、高效、順暢的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