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民:四十一年的堅守與熱愛
來源:中國民航局2019-09-05 09:19 分享到: 字體: 列印本頁

    

  1978年秋天,天津天明中學的高三學生王澤民正在學校的黑板報上寫著漂亮的美術字,民航去學校招人,一眼就瞧上了他。錄取前要求去區裏體檢,甲級身體條件的王澤民被區裏留下準備來年參加招飛。民航校招的人急了,這人我們也需要,得先下手為強。幾番努力終於做通了區裏的工作。雖然與成為一名飛行員的可能性擦肩而過,卻從此結下了與民航長達41年的不解之緣,也許就像是王澤民説的那樣:“這就是命運,我就該是民航的人。”

  組織需要的攝影新兵

  中國民航創建初期屬空軍管轄。進入民航新兵連後,王澤民被分到機務大隊六中隊做機械員,還在業餘時間負責大隊工會《職工生活》的刻蠟板工作。刻蠟板是個技術活兒,但有美術功底的他上手很快。由於技術好,人勤快,這期間還幫101航修廠做了兩年《青年園地》內刊的刻蠟板和美編工作。

  1984年,民航北京管理局政治部籌備創刊《北京民航報》(《國際航空報》的前身),急需一名負責美術部分的工作人員,插圖、排版、編制都精通的王澤民被選中調到北京管理局政治部宣傳處。從機務大隊調到機關,每個月的伙食補助和夜餐補助上共少了100元,這在上世紀80年代初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但王澤民覺得挺高興,“組織需要你,那是覺得你有用,這可是一種榮譽”。《北京民航報》如期發行,每週一期,這是在北京首都機場地區發行的第一份報紙。既然是報紙那麼除了文字外,還必須有照片,誰拍?王澤民主動請纓,拿著一部老舊的潘太克斯相機,成為報社兼職攝影師。

  那個年代,個人很少有相機,王澤民對相機的了解甚少,只能從什麼是快門、光圈學起。因為相機太老,裏面用於自動測光的紐扣電池已經失效,而國內又沒有地方配,這給王澤民的操作增加了很多難度,但他相信藝術都是相通的,勤拍苦練加上虛心求教王澤民很快掌握了拍攝技能,《北京青年報》《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人民日報》都開始經常向他約稿。這偶然之間拿起便再也沒有放下過的相機,成了王澤民此後歲月裏最忠實的夥伴。

 

  上世紀80年代末,北京首都機場T1航廈內的服務場景。

  1988年,民航體制改革,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正式成立,由藝術家韓美林為國航設計的鳳凰標誌首次在飛機上進行噴塗。

  見證國航重要時刻

  1988年,民航體制改革,民航北京管理局被分成民航華北管理局、北京首都機場和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以下簡稱“國航”)三個單位,王澤民被分配到了國航宣傳部,一路走來,他幾乎見證了國航所有的重要歷史時刻,也留下了一批國企在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方面的歷史資料。

  如果説民航運輸業是國家對外展示的窗口之一,那麼我國民航對外展示的窗口前沿則是機身繪有國旗的國航,各種重大政治保障任務都有載旗航空公司的身影。而每逢這些重要時刻,王澤民必定會到場拍攝。

    2008年3月29日,北京奧運聖火開始在全球傳遞,國航“奧運聖火號”飛機執行了此次任務,王澤民隨隊拍攝並留下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

圖為奧運聖火火種在機上存放。

  2008年3月29日,萬眾矚目的北京奧運會聖火開始在全球傳遞,國航“奧運聖火號”飛機執行了這次任務。臨近出發時間了,王澤民卻發現隨行沒有安排攝影工作人員做記錄,他立即向上級做了請示申請參加,但時間緊任務急,來不及辦理證件,無法隨大部隊一起入境聖火傳遞的第一站——美國。於是他另辟蹊徑,由北京過境西班牙、巴西,再入境阿根廷與機組匯合後,終於登上了傳遞奧運聖火的飛機。跟隨機組白天傳遞聖火,晚上飛行,就這樣單機飛行了160多個小時,相當於繞了地球一圈半,王澤民用相機完整地記錄下了整個過程。“大家都知道火炬是怎樣傳遞的,出於安全考慮,飛機上是不允許有火,那麼火種是如何在飛機上存放的?”正是因為要將這些不為人知的細節展示給大家並且留作歷史影像,王澤民要麼是在拍攝現場,要麼是在去執行拍攝任務的路上。

    2011年,在國航第3架利比亞撤僑航班上,當乘務員在機上廣播中説“我們接你們回家”時,同胞們自發地拿起手中的國旗揮舞歡呼。

  2011年的利比亞撤僑行動,國航當時共派出了3架次包機去接回受困的中國公民,王澤民拍攝了首架包機的出發和抵達過程,並隨行了第3架撤僑航班。這其中有兩個瞬間讓他感觸很深,一是當撤僑首架包機抵達首都機場時,當艙門徐徐打開,最先走出來的是一名抱著孩子的婦女,後面滿客艙都是婦女與兒童,原來接回的首批撤僑人員是婦幼,這是非常人性化的體現。二是在第3批接回撤僑同胞的飛行途中,當乘務員在機上廣播“我們接你們回家”時,同胞們自發地拿起手中的國旗揮舞歡呼,在那一刻王澤民有些淚目,對國家強大的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這兩個瞬間都被他收錄到鏡頭裏,其中抱著孩子的婦女這張照片被刊登在《中國日報》上,並最終被法新社買下版權;揮舞著國旗的這張照片則被收錄在“國家中小學德育教材讀物”中。王澤民的攝影作品以這種方式影響著更多的人,而“這就是攝影的意義。”他這樣説道。

  “用作品來表達我的心語”

 

    在一次由呼和浩特飛往錫林浩特的途中,王澤民拍下了太陽光與地面河流交會折射的一瞬間,併為之取名《易逝》,這幅作品入選了于1992年舉辦的第六屆國際攝影展。

  “我不僅見證了國航很多重要的歷史時刻,也見證了中國民航的發展歷史”。國航公司剛成立的時候,辦公地點在北京首都機場最早的候機樓裏,那是一座上世紀50年代蘇聯援建的二層建築,後來首都機場陸續建造了T1、T2、T3航廈,直到現在如期竣工並準備投入運營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幾十年間,民航的發展日新月異。與此同時,王澤民也在不斷地進行著藝術攝影的嘗試和探索。其攝影作品從入選第六屆國際藝術影展的《易逝》到為紀念人類動力飛行100週年發行的珍藏版封面照《動力》,由具象的記錄到抽象的表達,王澤民在攝影創作上越來越自由,也越來越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用屬於自己的攝影語言來講述著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我平時不愛講攝影的話題,因為我想用作品來表達我的心語”。

 

    2003年,為紀念人類動力飛行100百週年,中國民航報社出版社組織出版發行了珍藏版,王澤民的抽象作品《動力》被選用為珍藏版封面。

  從19歲進入民航,如今那個曾經甲級身體條件的小夥子也到了退休之年。整整41年的時光,王澤民見證了我國民航的飛機從子爵號、三叉戟到如今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先進機型,見證了國航從寥寥幾十條航線發展到現在的數百條,見證了整個民航事業高速發展並躋身世界民航大國之列的全過程。身處其中,堅守一線,兢兢業業數十載的王澤民感恩于自己與中國民航共同成長的這段經歷,卻對自己的堅守顯得十分淡然:“我的經歷平淡且豐富,一是堅持,二是熱愛。”

  這是王澤民對自己的一句總結,也是對他這幾十年民航歲月最好的注解。

  王澤民

  1959年,生於天津。

  1978年,在民航北京管理局從事空軍地勤及文書工作。

  1983年,在民航北京管理局政治部宣傳處,參與創建《北京民航報》。

  1988年,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宣傳廣告部,參與創建《國際航空報》。

  1992年,作品《折射》組照獲全國首屆“探索”藝術攝影比賽優秀獎。作品《易逝》入選第六屆國際攝影展。

  1998年,在北京舉辦《痕跡》個人藝術攝影展。

  2000年,作品《崑崙山》獲“大鴻鷹杯”全國風光攝影大賽優秀獎。

  2001年,作品《飛向遠方》《一切良好》獲澳門《航空與旅遊》攝影公開賽全場總冠軍獎、優秀獎。

  2002年,作品《宮墻》被編入《中國攝影1949~2000攝影大選》,次年被編入《中國傳世攝影集》。

  2003年,作品《巨鯨》獲“中國航空航太攝影大賽”民用航空類二等獎,同年獲“中國攝影家協會”德藝雙馨優秀會員獎。

  2005年,在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黨委工作部,從事對外宣傳報道工作。

  2011年,作品《荷花》被中國駐法蘭克福領事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