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機場集團二號航管公司資訊管理部 郎軍
敬,是真誠恭敬懷有感激之心;畏,是有所顧忌而又不敢不作為。那麼作為民航行業的一份子,我們要怎麼去理解“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呢?正如民航局馮正霖局長所指出:敬畏生命體現了民航行業的價值追求,是黨的根本宗旨和民航行業內在要求的高度統一;敬畏規章體現了民航行業的運作規律,是安全理論與實踐經驗的高度統一;敬畏職責體現了民航人的職業操守,是崗位責任和專業能力的高度統一。在我看來,這三者之間有著非常密切並相互依存的關係。
堅定生命敬畏。法國思想家史懷澤曾在《敬畏生命》中寫道,他在非洲志願行醫時,有一天黃昏,看到幾隻河馬在河中與他們所乘的船並排而遊,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愛和神聖。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肆虐同樣也讓人們感受到生命的珍貴,對於一個剛成為父親沒多久的我來説,感受更是深刻。每個生命後面都有著家庭、摯友、理想,你我或是父親母親、或是兄弟姐妹、或是兒子女兒,總有扮演的角色、總有牽掛你我的人、總有未完成的理想。敬畏生命,就是對我們身邊的人負責。只有我們擁有對於生命的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它的無限生機,我們才會時時處處感受到生命的高貴與美麗,如地上忙碌的螞蟻、枝頭歌唱的鳥兒、海裏暢遊的魚兒、空中翱翔的雄鷹,無不讓我們處處體會到“鳶飛魚躍,道無不在”的生命頓悟與喜悅。而做到敬畏生命,就要努力克服僥倖心理和變通心理,近年來民航行業出現的安全事件不少是因為相關人員雖然發現了問題,但是心存僥倖,覺得小問題影響不大,而最終導致了事故的發生。變通,在其他的行業裏面或許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而在民航行業,變通心理卻是一種隱患。作為民航人,心存僥倖和變通心理,就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不敬畏。
增強規章敬畏。古人常説“無規矩不成方圓”,各行各業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規矩規章。和其他行業不同,民航行業的很多安全規章是在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訓基礎上總結出來的經驗結晶,在一次次航空事故後分析原因總結制定的針對性規定。敬畏規章,在某種層度上講就是敬畏生命。有規章才能通暢無阻,才能有序高效,才能避免無妄之災。然而,出於追求效率或僥倖的心理,不少人習慣在自認為沒有危險的時候跨越一下規章。但遺憾的是,我們往往不知道是否有危險發生,有“事故不至於輪到我頭上”的僥倖念頭,有遇事自認為能夠解決的充分自信,唯獨沒有對規章的尊重和敬畏,這種敬畏感的缺乏,使我們很容易養成敷衍潦草的生活態度,從而導致很多本不該發生的悲劇。對於一個項目工程師來説,項目上的各項規章也是經驗的總結,遵守規章、敬畏規章才能保障項目的人員安全和順利進行。敬畏規章不是空喊口號,對於違章和失信行為,我們要嚴肅懲戒,要深刻地理解違章帶來的後果不只是受懲罰,有時候更是血淋淋的教訓。我們並不缺乏規章,缺乏的是對規章主動地、持之以恒地遵行,缺乏的是人們的規章意識,缺乏的是對規章的敬畏。
做到職責敬畏。我是一項目工程師,深刻地體會到了只有明確自己身上的職責,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才能真正將安全工作搞到實處,把項目搞出實效來。這樣説來,我們身上的職責、面對的各項規章制度與生命同樣重要。安全工作,責任重大,我們敬畏生命,同樣也要敬畏規章與敬畏職責。職責,通俗來講就是分內應做的事和應當承擔的責任,正所謂“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艾爾森曾經對世界各個領域中的100名傑出人士做了調查,結果顯示:其中有61名調查對象竟然是在自己並非喜歡的領域裏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這是為何?“任何的抱怨、消極、懈怠,都是不可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確與明智的選擇”,這些傑出人物給出的答案幾乎如出一轍。作為一個民航人,我們更是要擔起我們的責任,民航安全運作鏈條長、環節多,專業性強,每個崗位員工各司其職、協同配合才能保障這個鏈條的穩定轉動,若是某個崗位員工對自己的職責沒有敬畏之心、疏忽大意、專業能力低下,那麼就可能會給下個環節帶來安全隱患,安全鏈條的穩定轉動也就無從談起。敬畏職責,要狠抓資質能力提升。紮實的工作能力就是安全鏈條上的潤滑劑,學如逆水行舟,我們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資質能力,增強工作的責任心,才能夠更好地為公司添磚加瓦,保障安全鏈條的穩定運作。
敬畏者,是懂得尊重、把握分寸、守住底線;生命是珍貴的,規章是嚴肅的,職責是神聖的。曾國藩認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才能有戰戰兢兢的戒懼意念;也才能在變幻莫測、紛繁複雜的社會裏,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雜念所擾,不為個人名利所累,永遠謙遜平和,保持內心的執著和清靜,恪守心靈的從容和淡定。“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要求我們必須提升境界、知責履責,心繫安全、時刻懷敬畏之心,銘記責任,遵章守紀、提升資質能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公司的安全運作與健康穩定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