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達瑪溝鄉硝爾哈納村和古勒鐵日幹村,調研組實地查看了特色産業豇豆的種植情況,詳細了解了幹豇豆的製作和銷售流程、成本和經濟效益等方面內容。在固拉哈瑪鎮托格拉吾斯塘村和給地什艾日克村,調研組對大飛鵝和鴿子等特色養殖産業進行了解,聽取了村“第一書記”的工作彙報,分析了存在的銷路問題,探討解決的方法。
調研組指出,“訪惠聚”駐村工作隊能夠積極引導群眾改變思路,從産品到加工、深加工的方向為群眾打開了豇豆的銷路,提升了豇豆的附加值,不僅讓群眾見到了真金白銀,還樹立了他們的致富信心,起到了良好的幫扶作用。下一步,要引導群眾進一步做好豇豆種植管理,不斷提高産品品質,優化和規範工作流程,保證貨源供應。對特色農産品銷售,也要廣泛發動親戚朋友和同事積極支援,為群眾帶來更大經濟效益。
在特色養殖産業方面,調研組指出,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首先要做好貧困群眾的教育引導工作,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努力提升他們的養殖技能,降低家禽死亡率。要積極與縣鄉政府對接,及時掌握産業扶貧政策,集中全體駐村工作隊員的智慧,在家禽的深加工、精包裝方面想辦法、出點子,開拓銷售思路。同時,要將駐村工作隊的資源和力量向這兩個貧困村傾斜,加大“傳幫帶”幫扶力度,盡力幫助貧困群眾打開銷售市場。調研組強調,脫貧的路子和方法有很多,重點在於扶志和扶智,要把引導貧困群眾樹立信心放在首要位置,改變貧困群眾的心態,調動貧困群眾脫貧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自願努力起來,不斷充實和豐富自身務農經商的基本技能,拓寬致富的思想,自發地為脫貧致富奔小康而行動。
在與“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座談,聽取工作隊今年以來各項工作開展情況和意見、建議後,調研組對駐村工作隊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調研組指出,駐村工作隊緊緊圍繞總目標,舍小家為大家,忍受著孤獨,駐紮在邊遠的南疆小鎮,在苦幹實幹中展現了民航人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的優秀形象,書寫著民航人落實總目標,努力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動人篇章,勇氣可鑒、精神可嘉,值得我們所有同志學習。針對工作隊員們反映的加大對駐村隊員的關心關愛、完善請休假制度、改善住宿環境、優化辦公條件、協調人員幫助錄入貧困戶資訊和基層陣地建設等8個方面的問題,調研組表示一定將問題完完整整的帶回去研究,對需要完善制度的將根據相關文件精神予以完善;對需要解決人員、設備問題的儘快研究協調解決;對需要資金支援的多方協調進行籌措,盡力、儘快的把工作隊提出的困難和問題解決好,讓工作隊員能夠放心的、安心的工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