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域資源緊張、運作環境複雜、極端天氣頻發的情況下,堅持眼睛向內,通過壓實責任、改進標準、優化機制等手段,不斷挖掘現有資源的保障能力,不斷提升行業整體運作效率。
一是科學編制航季航班計劃,嚴控繁忙機場預先飛行計劃,適度調控東部繁忙地區航班量,適當放寬東北、西北、新疆等地區增量。二是規範空中流量管理,縮小管制間隔。三是推動機場協同決策系統(A-CDM)建設和機坪運作管理移交,10個三千萬級機場完成A-CDM系統建設,14個機場完成機坪管制移交,24個機場建立運管委機制,民航運作數據中心正式揭牌。四是優化空管協同決策系統,深化管制氣象融合,行業運作數據共用平臺初顯成效。五是強化航空公司、機場、空管之間協同,完善航班延誤處置聯動機制。
2018年共保障各類飛行562.4萬班,日均15409班,在航班總量同比增長5.65%情況下,全國航班正常率達80.13%,同比提高8.46個百分點,是2010年以來歷史新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