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來,我們黨和國家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特別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領導的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産力,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處於世界前列。我國國際地位空前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以交通運輸為例,前不久我與幾位同志乘高鐵去天津,上車後30分鐘即到達天津,此速度不可想像。過去幾個小時的路程,現在幾十分鐘到達;過去十幾個小時的乘車時間,現在幾個小時就到達。不僅是高鐵,民航的發展也是驚人的。今年春節黃金週期間,民航保障了1000多萬人次旅客出行,將大家順暢運送到目的地。各機場、航空公司都圓滿地完成了任務。事實證明,我國的整體運輸能力已經達到或超過世界先進國家水準。
回憶改革開放前,我在民航局運輸司工作的那段時間,經常為民航運力不足、航班少而傷腦筋。1978年全國民航運輸總週轉量僅為2.9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只有230萬人次,全國只有98架運輸飛機,只有70座能起降民航飛機的機場,航線也只有160條,機票供不應求的矛盾十分突出。我記得為減少對國家的不良影響,為解決外國旅遊團運輸“卡團”的問題,國務院曾成立旅遊協調小組。小組由民航、鐵道、旅遊等部門人員組成,由一位副總理牽頭。儘管如此也經常“卡團”,有時三更半夜打來電話,需要解決旅遊團出行問題。這是40年前的情況,已經成為歷史。
截至2017年底,全國民航已有頒證運輸機場229座,千萬級機場達32座,陸續開闢定期航線4418條,運輸飛機3296架,年運輸總週轉量達到1083.08億噸公里,運輸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11.48億人次,我國已由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躍進。巨大的變化和飛速的發展都是40年來,特別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黨領導人民所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取得的偉大成果,國家的改革開放為交通運輸業、民航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實踐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設交通強國,民航是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繼續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作者張文德為原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紀委書記)
(來源:中國民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