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適航管理 飛行標準

  

  
 
改革開放40年民航局適航管理工作情況和成績

  航空器適航是民航飛行安全的重要保障,1987年國務院發佈了《民用航空器適航管理條例》,要求民航局通過制定規章標準,開展對民用航空器設計、製造、使用和維修活動的適航管理,確保飛行安全。1995年的《民用航空法》更是將“民用航空器適航管理”單獨作為一個章節在國家法律中專門提出。這些足以説明國家對民航適航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嚴格要求。

  30多年來,民航局以適航管理條例第一條“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維護公眾利益、促進民用航空事業發展”為初心,開展了適航管理工作。

  一是編制和發佈了17份適航規章。其中有管理性規章《民用航空産品和零部件合格審定規定》(CCAR-21),還有技術標準類規章,例如,《運輸類飛機適航標準》(CCAR-25)等,新舟60ARJ21C919飛機,以及波音和空客等大型飛機都必須符合這部規章的要求。

  二是鍛鍊和打造了一隻專業、專職、專家型適航審定隊伍。現在民航局已經有一支260余人的適航審定隊伍,技術支援專家也達100余人,還有我們在業內委任的適航委任代表。這只隊伍的工作覆蓋了航空器全壽命週期的適航監管和服務,包括産品設計審定、生産許可、適航檢查和持續適航。

  三是有效開展了各型航空産品的適航審定工作。民航局已經為國內50多個型號的航空産品頒髮型號合格證,批准改裝1300余項,批准機載零部件500余項,這裡面既有上世紀80年代的運7飛機,也有2014年的ARJ21新支線飛機,還有多款小飛機、直升機、輕型飛機、發動機和螺旋槳,以及航空座椅和機輪剎車組件等機載設備和零部件;並且向航空産品生産製造單位核準頒發生産許可證100余份;完成航空器適航檢查,頒發適航證超過10000架次;發佈保證飛行安全的適航指令9000余份;還向航空化學品研製企業和航空油料供應檢測單位頒發適航批准100余份。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我國民航大量使用進口航空産品,確保引進航空産品適航,雙邊適航工作尤為重要。多年以來,特別是近20年,民航局積極聯繫有關國家民航當局,推動雙邊適航拓展,保障引進航空産品符合我國適航標準;同時,也為民航局審定合格的國産民機出口創造了條件。目前,民航局已與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巴西和以色列等10余個國家民航當局簽署雙邊適航程式,為300多個型號的進口航空産品頒髮型號認可證。我們還與引進國産民機的近20個國家民航當局簽署了適航合作文件,支援國産民機取得外國適航認可證30余份。

  應該説40年來的航審定工作在保障飛行安全、促進民航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重要的作用。隨著民航運輸業和航空工業的新發展,對適航審定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6年民航局提出了《關於進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提升適航審定能力”,將其作為新時代民航改革“一二三三四”中“補齊四個短板”的任務之一,專門提出,加以推進。

  去年4月,民航局與外交部、發展和改革委、工信部、財政部和商務部6部門聯合印發《適航攻關專項方案》,以提升基礎保障、教育培訓、立法定標、産品審定和國際合作五大能力為抓手和目標,從加強技術研究、深化機制改革、完善管理體系、強化隊伍建設和增強國際合作五個方面提出了具體工作任務。

  隨著新時代民航深化改革要求的提出,如何更好的、更高效的服務好航空運輸業和航空工業的發展,面對適航審定人力資源不足的實際困難,我們提出了“基於風險”的管理原則,就是將有限的人力資源更多的放在航空安全風險較高的地方。例如,運輸航空和通用航空相比,顯然運輸航空安全影響更大、風險更高;航空産品型號審定與每架飛機適航檢查相比,顯然前者技術難度更大、風險更高。因此,我們相應調整有關管理政策和工作方式,充分釋放業內潛能,通過提高通航企業自律性和廣泛使用航空公司委任代表,使有限的局方人力資源更多的放在航空産品型號審定和生産品質監管等安全風險更高的事項上。例如,民航局在中國商飛公司設立了適航辦公室,專門開展C919飛機型號合格審定和督促ARJ21飛機設計改進工作,而對通航公司的産品設計小改,則適當簡化批准程式。同時,大力落實“網際網路+”,開發和應用了基於網際網路的行政許可事項辦理系統,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了航空器國籍登記和適航證申請人“只跑一趟”,甚至“一趟都不用跑”即可獲得許可證件。

  後續,我們還將出臺基於運作風險、分類管理的無人機適航管理政策,並積極推動航空産品研發單位建立設計保證系統,提高“自我適航”能力,進一步提高適航管理工作效率,在適航審定系統中形成“誠信、擔當、服務”的適航審定文化,履行好黨、國家和人民賦予的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和促進民用航空事業發展的光榮使命,助力實現航空強國和民航強國的偉大夢想。

 

  改革開放40年民航在飛行標準方面的相關工作和取得的成績

  改革開放40年是中國經歷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舉世矚目成就的40年,也是中國民航實現大發展、大跨越的40年。40年來,特別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民航飛行標準工作在改革開放政策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在民航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在飛行標準系統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圍繞民航強國戰略,從探索、創建,到逐漸成熟,發生了深層次變革,取得了一系列成績。

  中國民航飛行標準工作是民航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航安全運作管理和持續健康發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責,其內容包括飛行安全運作、航空人員執照、航空器持續適航維修、航行簽派、航空器評審、航空衛生等管理工作。從組織構架上講,中國民航現已形成由三級飛行標準管理機構、技術支援單位、民航行業協會、航空企業有關飛行標準工作部門所組成的,集行業管理、服務支援、貫徹執行等功能為一體的飛行標準工作體系。其中,中國民航三級飛行標準管理機構,由民航局飛行標準司、7個地區管理局和43個省市監管局的相應飛標業務管理部門組成。

  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民航政企合一,行業規模小,管理能力有限。經過40年的發展,民航飛行標準管理部門不斷加大行業管理力度和服務職能,推動了民航飛行標準系統建設和行業規模不斷擴大。

  從航空企業數量看,1978年,全國僅有運輸飛機144架,統一以中國民航的名義運作。而截至今天,我們已有大型飛機運輸航空公司52家,在運作的運輸飛機3551架。還有小型航空器運輸航空公司73家,在華運作的外國運輸航空公司181家,通用航空公司367家,境內外民用航空器維修單位和維修技術人員學校1033家,境內外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學校和飛行訓練中心98家。

  從人才隊伍看,民航飛行人員從1978年的3900余人增加到6萬餘人,增長近15倍;機務維修人員從2200人增加到11萬餘人,增長近50倍;客艙乘務員從不到500人增加到10萬餘人。另外,自1987年設立飛行簽派員崗位以來,現有持照簽派員7500人;自2014年設立無人機駕駛員合格證以來,已經頒證4.3萬人。可以説,航空企業數量和專業人才隊伍的持續增長和資質能力建設,為行業實現穩定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面這一組數字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來飛行標準業務規模伴隨著民航行業的發展,逐漸壯大。與此同時,在持續高速增長的背景下,飛行標準管理部門注重夯實發展基礎,堅守安全底線,引導行業量質並舉、穩中求進,特別是在以下6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推進飛行標準規章體系建設,夯實依法治理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航的飛行標準管理工作歷經變革,從以摸索和經驗為主要手段的行政管理階段,發展到以法律、法規和規章為依據,全面推進依法治理的法制管理階段。建成了由18部規章、279份規範性文件和115個國家和行業標準組成的相對完備的規章標準體系,涵蓋運作安全管理領域的各個方面,為航空運作安全的保障起到了根本性作用。近年來又通過對現行通航法規的修訂,優化運作管理,減少審定要求,在政策上為通航企業鬆綁。

  二、持續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經過多年努力,形成了包含飛行運作、客艙、維修、航務、航衛等專業,共計661名持證飛行標準監察員的專業監管隊伍。為了保證監察員的業務能力和執法水準,建設飛行標準培訓中心,開發了監察員培訓大綱,逐步建立了全覆蓋、多層次的初始培訓和復訓體系,有效加強了飛行標準系統的隊伍建設。

  三、大力推進系統建設,提升安全監管效能。飛行標準管理部門始終堅持探索和創新監管模式,不斷提高監管效能。為了進一步應對不斷發展的監管需求,201311日,飛行標準監督管理系統(FSOP)正式上線使用。這個基於網際網路技術、引入系統安全理念的系統共包含33個子系統,監督檢查項目數量達8900個,涵蓋了所有飛行標準管理領域工作職責。截止到201810月,使用系統進行監察8萬多次,發現問題4.8萬個,通過閉環管理有效實施了隱患排查。為落實國務院“放管服”工作要求,基於FSOP系統的行政審批事項網上全流程辦理率已達98%,建立了行政許可“全事項、全過程、各環節”的網上辦理標準化體系,提高了行政審批效率,提升了群眾獲得感,為下一步民航基於大數據的管理打下良好基礎。

  四、“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落實安全隱患零容忍要求。飛標司每年編寫並下發《年度安全運作監察大綱》,對行業的飛行標準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提供總體指導,對發現的各類隱患和問題實施閉環管理。持續加強飛行人員資質管理,狠抓誠信和作風建設。推進“老齡飛機”管理,持續做好防止發動機空中停車工作。指導運輸航空公司建設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運作風險管控體系。狠抓外國航空公司在華運作的安全監管,創新地建立了對外國航空公司的安全生産評價機制。通過航空器評審和運作支援體系評估,進一步支援國産民機發展。規範空勤人員和空中交通管制員體檢標準,強化航空人員健康管理,持續完善航空衛生工作。

  五、推進新技術應用,保障運作安全。通過研究國內外新技術應用效果,開展示範驗證,制定指導文件和管理措施,加速推進新技術在全行業的部署和應用,把新技術應用的落腳點放在提高民航安全水準、運作效率和服務品質上來。截止今年10月底,中國民航幾乎所有運輸機場都具備了基於性能的導航(PBN)飛行程式,全國地形複雜的21個機場配備了要求授權的所需導航性能(RNP AR)程式;96.7%的運輸飛機具備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ADS-B OUT運作能力;20%的運輸飛機具備平視螢幕(HUD)運作能力。積極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民航運輸、通用領域的應用,為北斗國際化提供支援。

  六、積極參與國際民航事務,分享中國飛標經驗。飛行標準管理部門始終秉持開放、共用、包容的態度,以民航強國戰略為指導,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和歐洲建立了常態化交流機制,其中與美國已連續舉行22屆中美民航飛行標準年會,對推動中國民航飛行標準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為實現中國標準的廣泛應用,以國際民航組織專項工作組為平臺,主導完成國際民航組織附件1關於電子執照相關規定的編寫工作。以公共RNP AR進離場程式、高高原運作為突破點,深度參與國際民航組織相關工作,不斷推動中國標準走向世界。

  站在改革開放40年的新起點上,習總書記在會見“中國民航英雄機組”全體成員時對民航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飛標系統全體人員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民航強國的戰略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附件:

關於我們 | 站點地圖 | 聯繫我們 | 網站糾錯

版權所有:中國民用航空局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19046468號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

網站管理:中國民用航空局綜合司

政府網站識別碼:bm7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