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雲南轄區機場進入鳥擊高發期,飛行區植物生長茂盛,積水增多,蟲類活動頻繁,極易吸引鳥類覓食,給鳥防工作帶來較大挑戰。為深入貫徹落實民航局五月安全運作形勢分析會精神,科學防範機場鳥擊事件的發生,近日,雲南監管局與臨滄機場一線鳥防班組開展鳥擊防範預警指標專項調研座談。
會上,臨滄機場詳細介紹本機場日常驅鳥工作採取的六類十八項驅鳥措施,包括視覺類、聽覺類、嗅覺類、誘捕類、倣生類、破壞棲息類,雙方充分溝通交換了有效的防鳥驅鳥舉措,並一致認為,應當將過去在的驅鳥工作中,只注重鳥擊事件事後管控,被動管控,過渡到源頭治理、提前預警,安全關口前移。為此,雲南監管局和機場共同研究事前預防措施,對鳥擊預警指標的設立和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形成四方面共識:一是分析和搜尋影響鳥類行為的因素,如鼠類數量、蟻窩數量和羽化比例、鳥網捕獲量、開花結籽佔比、水溝積水時長、蝸牛蚯蚓上跑道數等,確認鳥擊預警指標;二是科學量化數據指標,確保指標能夠真正預警;三是運用大數據分析進行科學研判,對超預警指標採取針對性管控舉措;四是雲南監管局和機場將積極開展鳥防安全預警指標探索試點工作,形成新的研究課題。
下一步,雲南監管局將持續關注鳥擊預警指標的建立及完善工作,待取得一定實效後,及時總結經驗,並在轄區機場推廣,真正從源頭築牢鳥擊防範安全屏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