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蒗瀘沽湖機場是全國第一個採用遠端塔臺管制指揮方式的高高原機場,高海拔加之快速變化的天氣給機場運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遠端塔臺對機場飛行程式和運作最低標準的使用和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考驗。6月15至17日,雲南監管局和麗江監管局共同對寧蒗瀘沽湖機場飛行程式和運作最低標準的管理工作進行了探索和討論。
本次雲南監管局和麗江監管局圍繞如何確保瀘沽湖機場的飛行程式和運作最低標準的整個生命週期都持續完好可用,如何應對突發的影響飛行程式和標準的情況,以及如何優化管理制度和程式從而更好接通智慧民航建設的橋梁開展討論。討論認為,一是瀘沽湖機場作為主體管理單位對於飛行程式和最低運作標準的管理責無旁貸,機場應該建立對飛行程式的管理規範或者要求,同時加強和管制指揮人員和機組的溝通聯繫,確保重要用戶能夠將使用意見和建議及時反饋,以便開展對飛行程式的優化維護和修訂工作。二是完善和介面單位或者部門之間的協同聯絡機制,及時將影響飛行程式和運作最低標準的導航設施和設備、目視助航設施、氣象觀測系統和燈光系統等故障或者降級的資訊及時準確地傳遞至相關部門,並協同相關部門進行影響情況的判斷和公佈,對於需要停止某些受影響的程式或者臨時提高最低運作標準的情況應建立通報流程。三是機場應建立定期對飛行程式和運作最低標準的校驗機制,按照機場凈空巡視巡查和周邊高大障礙物的管理辦法,定期收集和評估對飛行程式和運作最低標準可能影響的建設項目。完善內部的監督管理和自查要求,確保飛行程式和運作最低標準的安全可靠,保證飛機安全起降,順暢運作。
隨著新技術在民航領域的應用和普及,類似瀘沽湖機場遠端塔臺的運作和保障模式將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但是如何實現情景意識的同步,如何做到技術創新的同時同步提高安全保障水準,依然是監管面臨的挑戰和考驗。雲南監管局將以此次遠端塔臺運作模式下對飛行程式和運作最低標準的管理探索為契機,不斷深耕、不停摸索,充分發揮科技力量,為雲南民航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