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雲機場 黃越
根據民航局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做好“三個敬畏”宣傳教育工作的通知》的工作要求,通過學習,進一步加深了我對“三個敬畏”的理解。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是當代民航精神的內核。“敬畏生命”是人之根本,“敬畏規章”是行業靈魂,“敬畏職責”是個人行為準則,三者是由大及小,前者為基,後者是前者的具體表現。
2019年觀看電影《中國機長》後,作為一個機場從業人員,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感觸,在驚嘆機長嫺熟的操作技術,臨危不亂的決斷能力,機組人員從容不迫的應急處置之餘,影片最後機長劉傳健的一句“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最令我深思。
一、“敬畏生命”是人之根本
“敬畏生命”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是落實“生命高於一切,責任重於泰山,一切服從安全”的根本體現。2020年開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災難面前,我們會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但是當看到全國各地一批批醫護人員奔赴湖北時,又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堅強。一架架運送醫療物資的飛機抵達武漢時,又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溫暖,讓我明白生命之所以寶貴,是因為它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線,作為一個民航人,我們的重要任務就是保證旅客能夠安全的抵達目的地,當旅客選擇了乘坐飛機,就是把他的生命交于了我們民航人的手中,然而,看似簡單的旅客運送工作,這其中包括了機務人員的細緻檢查,安檢人員的仔細排查,管制人員的合理調配等等,其中各個環節都與安全息息相關,對於我們來説,敬畏安全,就是對生命最大的敬畏。
二、“敬畏職責”是個人行為準則
敬畏職責,首先必須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其次做到不推諉等靠、敷衍了事,再次,堅持典型案例和風險通告學習,不放過每一個細小隱患的排查。近期分公司組織開展的“抓作風、強三基、守底線”活動,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學習崗位職責,苦練基本功,基本功沒有練好,其他工作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我們要從小處著手、防微杜漸,苦練個人基本功,促進個人能力的提高,是我們對敬畏職責的最好表現。美國著名的安全工程師海因裏希提出的海因裏希法則告訴我們,事故發生是由徵兆和苗頭的,不是累計的結果。立足社會,誰都有自己的職責,都有自己的擔當和守護,敬畏自己的職責,竭盡全力承擔各項責任,這也是任何領域取得非凡成就的根本所在。敬畏職責,體現了作為民航人的職業操守,是崗位責任和專業能力的高度統一,民航人要對自己的崗位責任高度認同,在關鍵時刻絕不放棄責任,自覺按照崗位要求提升專業技能,自覺拋棄不適應崗位職責的不良習慣。學會敬畏自己的職責,才能更好的敬畏規章,懂得敬畏規章,才會自覺敬畏安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敬畏生命。
三、“敬畏規章”是行業的靈魂
古人云“無規矩不成方圓”。對民航而言,規章就是運作基石,是行業的前輩們憑藉自己豐富經驗制定的,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按照規章去執行每一件事是安全運作的基本條件,每個從業人員,都需要了解、學習、掌握幾十本規則章程,其目的就是把錯誤、危險、隱患降至最低。有人説民航系統是最廉潔的系統之一。我認為這是和人人“敬畏規章”意識有關。規章是透明的,是公開的,是全面宣貫的,是深入人心的,大家都有遵章守規的自覺,監管方和被監管方行為準則一致,不容討價還價。監管方根據規章,通過望聞問切,給被監管方“治病”,排除疑難雜症,為的就是牢固安全底線。回顧民航任何一起事故,皆因違章而成,每一次的違章作業又給事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的種子,因此在民航運作保障過程中,沒有規章就沒有了秩序,沒有了秩序就放下了安全,忽視規章就是忽視生命。只有發自內心的遵守規章,才能保障安全,任何時候都要經得起考驗。只有堅持規章的學習,才能在緊急關頭從容應對。
古人云:“心有敬畏,行有所止”。知敬畏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思想意識往往決定行為。常懷敬畏之心才能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常懷敬畏之心才能有兢兢業業、如負泰山的職責感。當前疫情防控工作處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關鍵階段,作為民航人安全工作決不能掉以輕心,要將“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作為作風建設的內核,增加“三個敬畏”意識。
作為一名民航從業人員,我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認真的態度來對待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時刻知責履責、心繫安全、情係安全、時刻懷敬畏之心,銘記責任,遵守紀律,強化執行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切實做到抗擊疫情與安全並舉。不害怕、不回避、不放過問題。只有將“三個敬畏”落到實處,以優良的工作作風,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保持鬥志昂揚的精神狀態,才能為奪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産雙勝利做出貢獻和力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