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机场集团以创新举措聚焦服务攻坚

  今年以来,湖北机场集团深入践行真情服务理念,聚焦发展短板,聚力品牌建设,按照民航局有关部署,持续推进“民航服务质量重点攻坚”专项行动,做实做优做精便民服务新举措;建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专项行动任务书、专题简报、专题调度“四专”工作机制,确保攻坚任务落地落实、见底见效。

  首先是着力提升航班正常性,航班保障全面升级。一是以运管委重构为契机,进一步调整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决策、协调、执行”三级架构,组建由8家驻场单位及3家内部单位组成的坚实保障团队,构建一体化管理新平台;二是以A-CDM建设为推手,全面打通机场、空管、航司等核心运行系统数据,实现高效决策新技术共享,并获局方测评为A等级;三是以软硬件双升级为重点,优化航空器除冰、机位分配、航班保障协同运行新机制,完成西跑道大修、新修滑行道、T2登机桥大修工程,升级HUD技术实现 RVR 150米低能见度运行;四是以临界航班干预、航延应急会商、航班计划动态调整、航班时刻交换等为有效举措,重点攻关“临界航班”成效显著,临界航班成功转化3-5班/日,机场平均放行正常率提升1.2-2%/月。武汉机场今年7、8月平均放行正常率均排名全国时刻协调机场前5名,9月跻身亚太区大型机场准点亚军。

  其次是着力提升中转功能,中转体系全面升级。一是进一步完善空空中转体系建设。全面升级中转硬件设施和系统功能,优化旅客服务流程,实现行李快转;加强与海关、边检、航司的沟通协调,积极推进“通程航班”申报,力争尽早实现国际中转“一次值机、行李直挂、一票到底”。二是进一步完善空铁中转体系建设。争取铁路部门支持,加密轨道交通机场线班次,延长运行时间至23:00;前置机场航班信息服务,为“空铁”信息互通互联奠定坚实基础。三是进一步完善空地中转体系建设。建立“空地联动”应急响应机制,全面优化地面交通流线和停车场功能布局;上线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同层级机场中率先应用网约车“电子围栏”技术;完成“美化、绿化、亮化、黑化”四大提升工程,机场道路交通环境全面提档升级,机场交通荣获CAPSE卓越进步奖。

  第三是着力提升旅客体验,技术应用全面升级。一是全面推进行李系统技术创新。应用行李系统RFID技术,完成168套行李滑槽改造,正确分拣率达99.5%,行李破损率降低20%-30%;全面启用行李提取可视化,年底将实现行李全流程跟踪和自助行李托运服务的投用。二是全面推进自助服务技术创新。优化自助值机服务,启用自助乘机证明终端,升级改造72台自助值机设备,实现旅客办理临时乘机证明 “掌上办、刷脸办、随时办”。三是全面推进智慧乘机技术创新。全国首创手持终端技术解决安检信息回传技术难题,实现了真正 “无纸化”出行;率先启用海关监管区行李智能抓拍系统,全面提升通关效率;积极推进两条自助安检通道试点,力争年底启动。四是全面推进网络服务技术创新。武汉天河机场打造华中首个5G全覆盖机场,成为全国第一家最大单体建筑5G信号全覆盖和多种复杂场景下5G信号全覆盖的示范区域。五是全面推进物流信息化创新。加强航空物流园区管理平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集装器管理系统、物流协同调度系统等统筹规划,积极推动电子运单的使用,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实现全流程“电子化”运作。武汉天河机场一至三季度ACI旅客满意度平均得分4.93分,创参评以来新高,继续保持全球同层级机场领先水平。

  最后是着力推动协同发展,支线场站同步提升。一是切实提高支线机场航班正常率,襄阳机场启用ZCDM协同放行系统,成为省内第一家拥有CDM系统的支线机场,自该系统上线以来,月度航班放行正常率由8月份74.47%提升至10月份90.28%;二是全面推进各支线自助式服务,目前集团所属各场站已全部实现“无纸化”乘机、电子临时乘机证明、到达提取行李可视化等,在值机、安检新增智能机器人;三是不断完善支线机场便民服务配套设备,为残疾人、老年人航空运输提供预约定制服务,在安检区域购置液态物品分装瓶协助旅客合规、安全携带化妆品;四是持续推进支线服务品牌建设,不断为恩施机场“空港百灵”、襄阳机场“三顾情”、神农架机场“高原情”等品牌注入新内容,通过服务创新、现场互动、文化展示、媒体宣传,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下一步,湖北机场集团将持续深化服务攻坚工作,切实将新理念、新设施、新技术有效转化为新服务、新产品、新举措,为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新活力。


附件: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155号(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