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民航局副局長李健:使命在肩 不忘初心

  

  

  三月,北京。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用航空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健來説,這是2019年日曆上的一個重要時間。“今年是我第二年參加全國政協會議。全國政協委員這個身份,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李健坦言自己今年依然“有備而來”,“今年提交的兩個提案,都是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形成的。我將繼續做好‘委員作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務實建言,用恪盡職守來詮釋責任,用奮發有為來回應期望,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獻智出力。”

  在2019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李健接受《中國民航報》專訪,談期待、話發展、聊建議。

  一個身份更添責任

  問:民航是國家重要的戰略産業,對國家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聽完政府工作報告後,您有什麼感想?

  答:聽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感觸很多。第一感觸是提振了發展的信心,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第二感觸是很接地氣,回應了社會的關切和訴求;第三感觸是直面問題,不回避敏感話題。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2019年要加大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這些都值得每個民航人不斷學習和實踐。

  2018年,民航保障了6.1億人次旅客出行,運輸總週轉量保持兩位數增長,並實現運輸航空持續安全飛行100個月。進入2019年,民航航空安全依然保持了良好態勢,截至目前,運輸航空實現102個月的安全運作紀錄。這些成績的取得,是我們始終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一個航班一個航班地盯,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抓出來的,是所有民航人擼起袖子幹出來的,同時也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對民航的關心和支援。

  民航始終踐行“發展為了人民”的理念,堅持把服務民生、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需求作為民航核心的價值取向,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和行業管理者,我將不忘初心,履職為民,把這份政治責任珍惜好、發揮好、履行好,不辜負使命與期待。

  問:剛才您提到截至目前,中國民航運輸航空實現了102個月的安全飛行紀錄。面對這樣的成績,作為民航安全的行業管理者,您的壓力是不是更大了?

  答:從2007年分管民航安全工作到現在,已經12年多了,我的體會是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安全不能只是在安全形勢不好的時候講,而是應該一以貫之。

  今年兩會我帶來的第一份提案,就是有關安全的——關於調整航空運輸類央企經營業績考核政策的提案。雖然我國民航安全形勢總體平穩,但也存在起伏,特別是相關航空運輸類央企下屬企業安全工作仍有待加強。三大航體量佔行業比重大,對行業安全發展至關重要。然而,現行航空運輸類央企考核政策更多強調經濟效益指標,沒有有效引導企業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發展、安全與效益的關係。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對標高品質發展要求,這種考核導向下的發展方式將暴露出更多弊端。安全是民航工作的永恒主題,是民航發展的生命線,也是民航最大的政治。因此,我建議修改完善現行航空運輸類央企考核政策,實現企業經濟考核政策與民航安全發展的良性互動。

  問:為解決現行航空運輸類央企考核政策更多強調經濟效益指標的問題,您有哪些有針對性的建議?

  答:在我看來,處理好安全與經濟效益的關係,關鍵是結合航空運輸類央企經營、運作特點,找出安全與經濟效益的平衡點。

  我的建議,一是調減部分指標,適當調減對航空運輸類央企效益和規模類指標值的設置數值,進一步引導企業、行業從高速發展向高品質發展轉變;二是增加部分指標,將航空安全納入業績考核特殊事項清單,在考核時予以適當關注;三是調整部分指標權重,進一步明確減分或降級機制,放大和民航緊密相關的安全運輸類指標,建立安全正向激勵機制。

  一縷情懷書寫擔當

  問:通航發展一直是兩會代表、委員廣泛關注和探討的話題之一。去年您有一份關於通航的提案,一年過去了,您如何看待現在的通航發展?

  答:作為民航的“兩翼”之一,通航是國家經濟進入新常態下穩增長、調結構、轉動能、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民航局黨組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要求,明確了“放管結合、以放為主、分類管理”的通航發展總體思路。

  過去一年裏,我去哈爾濱、五大連池、深圳、江西、四川等地調研了解通航管理改革試點工作,就是要去現場聽一聽通航人的聲音,看一看大家還有哪些困難。

  前不久,我還參加了初教6飛機頒證儀式。像我這個年紀的飛行員對初教6都十分熟悉,它是眾多中國飛行員的啟蒙教練機。而今,初教6成為我國首個軍轉民飛機型號,開啟了國産通用飛機的春天。

  初教6的取證過程也是民航局深化通航“放管服”的一個縮影。自2017年以來,民航局已出臺60余項通航利好政策措施,包括加快通用機場建設和頒證速度;實施經營與運作許可兩證合一;降低私照飛行訓練、人員體檢、航空器許可和維修標準;以通航監管專項督查193項問題整改為抓手,著力解決通航監管過嚴、制度性成本過高等問題。今年初,我們還實施通用航空法規體系重構,形成了業務和法規“兩個框架”,這在通航改革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未來,我們還將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精神,繼續加大通用航空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持續激發通用航空市場活力,“放權”給了通航從業者更多的信心,服務更多的社會公眾需求,讓通航真正成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問:現在,許多人不僅希望乘坐中國民航的航班,還渴望乘坐更多中國製造的大飛機。隨著C919取證工作的不斷推進,這個夢想越來越近,您如何看待國産民機的發展?

  答:讓中國的大飛機飛上藍天,既是國家的意志,也是全國人民的意志。黨的十九大強調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國産大飛機的製造有助於促進我國産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發展。大飛機製造是戰略先導産業,供應鏈長、輻射範圍廣,對國家産業結構升級、佔領技術制高點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適航審定工作的主管部門,近年來,民航局將大力支援航空工業、中國商飛的發展,把推動國産民機發展作為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的重要任務。一方面,堅持嚴格適航審查,推動國産民機製造企業持續提升國産民機品質。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援力度,積極促進國産民機投入航空市場,逐步提高國産民機在我國民航機隊的佔比;不斷深化中美、中歐等適航合作,利用多種平臺推動國産民機走向世界。例如ARJ21飛機自2016年6月投入運作以來,共交付用戶12架,累計安全飛行9000多小時,運送旅客超過28萬人次,航線飛機日可利用率達到6.14小時。經過第二次設計優化改進後,飛機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達到世界同類支線飛機水準。

  今年,我們還將推進包括C919國産大飛機、TA600水陸兩棲飛機、新舟700飛機等重點型號的審定工作,助力中國製造,圓民航強國夢。

  一貫努力獻智出力

  問:去年您從深入推進軍民深度融合方面提出了加強空域管理體制改革的建議,聽説今年的第二份提案依然關乎空域改革?

  答:大家都知道,2018年民航航班正常率跨越80%大關,創201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這份成績離不開空域精細化的重要支撐。自2016年起,國家空管委相繼實施了中南、華東、華北地區的空域精細化管理改革試點,提高了空域資源的使用效率,一定程度緩解了空域緊張的矛盾。

  隨著航空運輸量的不斷增長,空域資源問題依然是民航資源保障的短板,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化空域精細化管理改革。因此我在關於深入開展空域精細化管理改革的提案中,建議從進一步固化推廣改革經驗、調整優化繁忙區域、持續評估改善工作、服務國家重點工程四方面補齊空域短板,促進軍民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滿足人民群眾對航班正點的需求。

  問:為什麼您的提案這麼高頻地出現“高品質”三個字?

  答:進入新時代,“高速度”不再時髦,“高品質”成為共識。無論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是政府工作報告,都指出一條清晰的路:高品質發展。

  推動和實現民航的高品質發展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迫切要求和艱巨任務。從內部環境來説,民航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安全壓力大;從外部環境來説,仍舊面臨空域資源緊張等現狀。這就要求我們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去適應新常態:不僅聚焦于發展規模,更注重發展品質;不僅著眼于短期調控,更注重持續增長動力;不僅著力於需求側的總量收放,更注重供給側的結構優化。

  所以,無論是在深入調研中,還是在撰寫提案時,我都秉持高品質發展的理念,牢固樹立安全底線意識,保證安全態勢可控、安全基礎可靠,安全水準始終居於世界前列,更加注重發展品質;著眼空域精細化管理,加大供給,保持航班正點率始終保持較高水準。我希望通過一年的努力,不僅是交一份“作業”,更要讓這份“作業”真正發揮作用,為推動高品質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