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建設的"速度與激情"

2017年

T3、T4:23.7萬平方米

航線網路:境內外航線177條

旅客吞吐量:2400萬人次  

 

通航之初

航廈面積:6300平方米

航線網路:5條國內航線

旅客吞吐量:10.13萬人次

  1983年10月22日,旅客吳先生從廈門乘坐一架三叉戟飛機飛往上海,新啟用的航廈讓他覺得很“闊氣”。從此,廈門有了對外溝通的空中橋梁。從1982年1月破土動工,到1983年10月完成建設,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僅用22個月就正式通航。這是我國第一座由地方利用外資建設的機場,它的建設速度至今都是一個奇跡。奇跡的背後,是廈門機場建設者“大膽闖”“勇敢試”的氣概。

  廈門1980年設立經濟特區時,沒有民用機場,交通十分不便。前往考察的投資商要去廈門,最快的辦法就是先乘飛機到福州,再乘坐汽車走福廈公路。即使是在天氣好、不堵車的情況下,也要花費七八個小時。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迫切需要一座機場。

  在剛剛通航時,廈門機場僅擁有一座航廈。旅客上下飛機時需要從候機樓坐車到飛機前。而今,經過3次改擴建,廈門機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1983年建成初期僅有6300平方米的一座航廈,發展成現今總面積23.7萬平方米的T3、T4雙樓運作;從通航之初僅有的5條國內航線,發展到如今擁有境內外航線177條,通航城市達121座;從1984年10.13萬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增長到如今突破2400萬人次,廈門機場已從“小航站”逐步發展成為覆蓋我國各主要城市,連接東南亞、東北亞,通達歐洲、美洲、大洋洲的“大空港”。今年5月,國務院印發《進一步深化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明確加快廈門新機場建設,支援廈門東南航運中心建設。廈門機場將肩負新使命。(來源:中國民航報)


附件:

關於我們 | 站點地圖 | 聯繫我們 | 網站糾錯

版權所有:中國民用航空局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19046468號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

網站管理:中國民用航空局綜合司

政府網站識別碼:bm7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