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
飛行訓練2.23萬小時
機隊規模126架
教師隊伍222人
2017年
飛行訓練28萬小時
機隊規模330架
教師隊伍1300人
9月開學季,2600名飛行技術專業的新生拿著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正式開啟了自己的飛行之路。重溫校史,是他們的“開學第一課”。走進校史陳列館,一張張發黃的舊照片講述著這所世界上最大的飛行員培養學校的輝煌歷史,光榮和驕傲寫在每個人臉上。幫思想、教技術、帶作風,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飛行員在這裡經受洗禮,飛上藍天。
1980年10月11日,教育部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有關決定精神,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四航空學校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專科學校。1987年12月又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升格為本科院校。那時,中飛院使用的大多是初教6等蘇制教練機,老師和學生是前后座位。後來,越來越多歐美制飛機進入國內市場,中飛院引進了TB20、TB200、SR20、塞斯納172、CES525等歐美制教練機,老師和學生可以並排坐在駕駛艙內進行教學。歐美制教練機的駕駛艙佈局、航電系統與當時我國運輸航空使用的主力機型相倣,而蘇制教練機逐漸退出了教學的歷史舞臺。
經過40年的發展,如今,中飛院的飛行訓練小時數已經從1978年的2.23萬小時增加到28萬小時,機隊規模從1978年的126架增加到330架,教師隊伍從1978年的222人增加到目前的1300人,已經擁有新津、廣漢、洛陽、綿陽、遂寧五大分院。建校62年來,中飛院為我國民航培養了70%以上的運輸航空公司飛行員、80%以上的運輸航空公司機長、90%以上的民航功勳飛行員和100%的民航特級飛行員,“民航飛行員的搖籃”名副其實。進入新時代,中飛院正以更加完善的硬體設施、更加先進的教學理念、更加強大的師資力量,源源不斷為民航強國建設輸送人才,不忘初心,展翼高飛。(來源:中國民航報)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