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南航新疆分公司開始使用電子出境系統
●2009年,南航在國內率先推出了手機彩信登机證服務
●今年7月,南航在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啟用電子登机證
白錦瑞是新疆民航第一批地面服務人員,從1964年7月開始從事地面服務工作,她經手的登机證可以説是不計其數,對於小小登机證的變遷有著非常生動的記憶。在她的印象裏,20世紀70年代的登机證上只印著“中國民航”“登机證”字樣和一枚印章,沒有座位號、登機時間等航班資訊。登機時間一到,他們就亮開嗓門喊:“去×××的旅客該登機了!”旅客就會自覺排成一隊登機。
到了20世紀80年代,在改革開放浪潮的推動下,航空公司各具特色的登机證開始出現。那時的登机證按四個方格分別填寫班机編號、飛機號、座位號和目的地,不同的航班使用不同顏色的登机證,被工作人員稱為“四格彩虹牌”。因此,那時很多航空公司的值機員在上崗前都需要通過色盲測試。此時在新疆航空公司的登机證上已經能夠看到中英文標誌和公司的天鵝皓月標誌,背面還印有精美的廣告。一張小小的登机證開始承載更多的資訊和功能,指引性和服務能力越來越強。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接觸民航,對登机證也越來越熟悉。1985年~2001年,新疆航空公司在17年間共運輸旅客1500多萬人,其中1994年運輸旅客人數首次突破百萬大關。到了2001年10月,重組後的南航新疆分公司入駐了新啟用的烏魯木齊機場2號航廈,開始使用電子出境系統,結束了長達30多年的手工登机證時代。2009年,南航在國內率先推出了手機彩信登机證服務。新疆民航的資訊化進程也不斷加快,
從今年7月開始,烏魯木齊國際機場也啟用了電子登机證,旅客掃描二維碼即可登機。中國民航“無紙化”便捷出行日益普及,旅客的獲得感伴隨著服務品質的提升更加強烈。。(來源:中國民航報)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