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十四五”時期“一二三三四”民航總體工作思路、民航局“四型機場”建設部署要求和民航局與海關總署簽署的《推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戰略合作備忘錄》,紮實推進落實新疆地區“四型機場”建設和烏魯木齊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民航新疆管理局(以下簡稱新疆局)局長張軍平4月8日帶隊赴華東民航調研工作,考察調研華東民航在“智慧機場”建設和優化提升口岸機場通關便利化工作方面的先進經驗。民航華東管理局(以下簡稱華東局)向調研組整體介紹了華東地區尤其是“上海兩場”“智慧機場”建設和優化提升口岸機場通關便利化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相關工作部署,並建議華東民航和新疆民航加強聯繫、結對交流、東西聯動,共促雙方民航事業高品質發展。華東局局長姜春水,新疆局黨委副書記王強,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公司總經理蔣雲強,春秋航空公司董事長王煜,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海關副關長夏春,華東局、新疆局相關單位、部門負責人等參加相關調研活動。
調研組實地走訪了上海虹橋機場相關駐場單位,參觀考察了虹橋機場“智慧機場”建設涉及的“智慧運作”“智慧安保”、自助值機和行李托運、自助安檢、自助登機、A-CDM、RFID行李全流程跟蹤等系統項目和機場海關旅客“零秒通關”模式,還與一線安全運作保障崗位人員就有關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並在上海虹橋機場運作指揮中心召開調研座談會。
張軍平在調研時表示,上海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華東民航在落實民航局黨組全面深化民航改革部署和“先行先試”方面步伐穩健,“智慧民航”建設方面理念新、起點高、措施實、效果好。新疆民航將進一步貫徹落實“十四五”時期“一二三三四”民航總體工作思路和民航局“四型機場”建設部署要求,學習貫徹民航局“智慧民航”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精神,積極借鑒華東民航在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先試”“智慧機場”建設和打造國際航空樞紐工作方面的先進做法和寶貴經驗,精準落實好民航局頂層設計,統籌協調好銜接探索,安排部署好行動方案,對標對表、消化吸收,攻堅克難、破解問題,協同推進、融合提升,在思想觀念方面持續更新,在深入挖潛方面狠下功夫,在精細管理方面精雕細琢,紮實推進落實新疆地區“四型機場”建設和烏魯木齊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助力新時代民航強國戰略,服務自治區打造內陸開放和沿邊開放的高地,加快構建“雙迴圈”新發展格局。
近年來,上海機場積極落實民航局“四型機場”建設部署要求,確立了“智慧機場”的發展目標,發佈了《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數字化轉型、智慧化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0年)》及其《白皮書》,將“智慧機場”建設作為推進上海機場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堅持從數字化到智慧化再到智慧化的“一條主線”,全面將新技術融合生産運作、服務、安全、商業、管理、物流、交通、能源環境等業務領域的數據,實現全業務的態勢感知及全景可視化,努力實現從經驗決策向數字決策轉變、從設施驅動向效率驅動轉變的“兩個轉變”,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智慧化發展,以持續創新不斷鞏固提升上海國際航空樞紐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在提高安全性能方面,大力推動FOD防範、圍界安防、鳥擊防範、無人機反制等系統建設。虹橋機場作為民航局批准的誠信安檢試點單位,完成了旅客誠信行為評價系統,試點開通了誠信安檢通道,配置了雙視角X射線設備等專用安檢設備,完成了安檢誠信通APP的研發工作。在提高運作效率方面,上海機場逐步完善A-CDM系統功能,與華東空管局和主要基地航空公司建立了數據的交互,將數據共用範圍擴大到非基地航空公司和保障單位主要保障節點,已經進入的資訊包括航班運作、地面保障、航班動態、實時流量、雷達、ADSB和氣象數據等等,具備數據共用、運作態勢監控、航班監控、資源管理、協同放行和統計分析的功能。在改善旅客體驗方面,注重科技以人為本,提升旅客的體驗。通過大力推廣“無紙化”出行、“智慧出行”項目,“上海兩場”均獲得了白金機場認證,顯著增強了候機樓內服務的便捷性。
“上海兩場”積極推廣出境旅客行李海關查驗、民航安檢“一機雙屏”、“一次過檢”模式,努力優化提升旅客通關便利化。虹橋機場海關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實施行李“先期機檢”,讓旅客體驗零秒通關。虹橋機場海關在每個行李傳送帶旁設置了一台X光查驗機,旅客拿到自己的行李前,海關已經對所有的行李進行了預檢,沒有疑點的行李,旅客可以選擇走無申報通道,直接快速通關,無需排隊等候查驗。旅客通關效率和海關的查獲率都大幅提升,95%的旅客從拿到行李到離開海關的監管區域可以在五分鐘之內完成,對於少量海關進行重點監管的行李,海關的有效查獲率也達到了40%。
附件: